宁德时代要去美国建厂,当心美国人“公开抢劫”

文/熊姐

“宁德时代”要去美国建电池厂了。

据财联社报道,2月14日,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确认,将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作,在美国底特律附近共同新建一个电池工厂

据此前福特汽车给出的消息,这个新电池厂选址在底特律以西约160公里处,占地约769公顷,投资35亿美元,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可创造2500个工作岗位。

(福特新能源汽车研究室)

不过宁德时代方面称,他们将主要为新的电池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这似乎与此前曾有报道提到的“合作将采用新的模式——福特拥有工厂100%权益,宁德时代只负责提供制造电池的技术”的爆料不谋而合。

(宁德时代办公楼)

01 为什么要投资美国?

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政府没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规划、给补贴、扶持初创电池企业,美国的汽车市场需求也足够大,但是,这些政府政策与企业主导的商业行为存在着严重脱节,这导致美国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一直拼不过欧洲和中国,更像是只有漂亮的PPT和激情规划的“嘴炮经济学”。

也正是如此,在众多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看来,拥有高达2.8亿汽车保有量的美国,就是一片市场的“蓝海”,是需要抢占的市场。

再加上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海外电池厂面临着美国国内产品的”补贴式竞争”和关税壁垒,也让电池企业纷纷选择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一直与中国电池厂存在竞争关系的韩国企业,就正在美国建设至少7家电池工厂,以便可以享受到美国的补贴优惠,加大自身竞争力,更加靠近客户,加强自身的全球布局。

宁德时代作为占据全球34%市场份额的最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自然也不能在这场竞争中落后

(福特新能源汽车)

02 一场双赢的合作?

这次福特汽车和宁德时代的合作,在外界看来,还是相当契合的。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福特汽车全年净亏损20亿美元,收入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的不稳定,所以生产成本上升,产量也没有达到预期。

而近几年,福特汽车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试图加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供应链,并且定下了“2026年底前生产2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但是,电池的供应一直是困扰福特的大麻烦

宁德时代方面,董事长曾毓群也曾公开表达过“一定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意愿,不过由于进入美国市场有不小的风险,所以多年来,宁德时代并没有真正迈出第一步。

而去年拜登政府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福特汽车如果希望享受到补贴和生产税收抵免,必须使用至少50%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零部件,于是,在美国建一个电池厂,成为了福特汽车的最佳选择。

最终,在与宁德时代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谈判、协调后,两家企业终于达成了这个在外界看来是“双赢”的合作协议。

(福特汽车工厂)

03 风险仍然存在

不过,哪怕有福特汽车这个老牌美国企业做“背书”,宁德时代这次合作建厂的风险也是仍然存在的,需要特别注意。

1. 政治风险

近年来,中美关系处于历史低点,美国国内的反华思潮正占据上风,从政客到普通民众,正越来越多将中国看做洪水猛兽,将“反华”视作政治正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排除美国人会一言不合就“封杀”中国企业,而赴美建厂的宁德时代,自然不会幸免。

再加上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新官不理旧账”,而拜登政府的任期还有两年就结束,能不能连任还是未知数。如果换了共和党人总统上台,他们背后的传统能源巨头,恐怕不会再对抢自己饭碗的《通胀削减法案》和新能源产业投注热情。福特汽车的这个电池厂,没准等不到投产,就得先破产。

(新能源电池工厂)

2. 安全风险

早在去年3月,就有宁德时代可能要投资美国电池厂的小道消息,当时,美国方面就有声音称,不反对宁德时代在北美建立一家工厂,但是电池产业“事关美国国家安全”,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将自己的技术拿出来“共享”,“转让给我们和我们的人民”。

这不仅针对中国电池企业,韩国LG能源、三星SDI、韩国SKI等公司都曾被“公开抢劫”,接到过这种被韩媒称作“霸凌式要求”的分享“命令”。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SKI的合作方就是福特汽车,所以,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不排除福特汽车会“前科再犯”,想把中国企业的技术也“合法抢劫”到手。

(韩国LG能源)

3. 成本风险

虽然在美国建厂,可以拿到美国的大笔资金补贴,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也比中国低很多,但是众所周知,美国的人力成本绝对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工人工资很高,工作却懒散;工会一言不合罢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都是困扰很多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噩梦。

昔日的美国通用动力公司造车厂,就因为一味迁就工会,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终导致破产;就连中国福耀玻璃此前建的美国工厂,都经历过与工会斗智斗勇的漫长过程。

虽然按照宁德时代的表态,熊姐觉得他们可能不会具体介入美国工厂的运营,但既然是合作建厂,这样的人力成本,不排除最终会转嫁到宁德时代一方

(通用汽车工会罢工)

当然,相信宁德时代也对这些风险有着思想准备,所以他们喊了好几年“赴美”却一直没有具体行动,与福特汽车的合作也似乎选择了“只负责提供技术”的模式,恐怕就是想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我们也衷心希望,宁德时代的出海之旅,可以一路顺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三星   宁德   美国   福特   时代   美国人   新能源   当心   电池   工厂   风险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