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攻略春天南国花城 四季惊艳

赏花攻略春天南国花城 四季惊艳

江珊

广州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花城,深圳是新兴发展的花园城市,两地相隔不到 200公里,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的广深两地有着相似的园林花卉,同时又有着各具特色的鲜花景观。南国的春天通常来得早,二月就已经呈现出早春的模样。老花城,新花城,春天都是繁花满城。

一、樱花

樱花是温带树种,传统的品种只适宜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城市种植。

钟花樱 (Prunuscampanulata) 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原生树种,又名福建山樱花、绯寒樱。钟花樱是花期最早的樱花之一,在冬末和早春开变化丰富的红色花朵。由钟花樱培育的“中国红”樱花,适应性广、耐热性强、花期持久,花期在春节前后,十分应景,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是大众比较熟悉的赏樱好去处,校园内的樱花位于湿地公园、三角市、以及动物科学学院附近的樱园,主要品种为“中国红”“广州樱”等 (图 1钟花樱、图 2华农樱园)。


图 1 钟花樱


图 2 华农樱园

而在海珠湿地的十亩樱花林里引种了千株适宜广州气候的樱花树,经过几年的科学养护,湿地樱花迎来了春日花季,在凫鹭泾数几百米的樱花大道,枝头密密匝匝开满花朵!这里的樱花大部分是“广州樱” (Prunusyunnanensis'Guangzhou' )。这是我国自主培育的樱花品种,“广州樱”生长快、株形好、抗性也强,有很强的耐热性,适宜广州地区的亚热带气候,花期在 3月,先花后叶,粉红色的单瓣花朵看起来娇艳欲滴。远看樱花林灿若云霞,犹如粉色仙境 (图 3“广州樱”)。


图 3 “广州樱”

赏花地点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湿地公园、三角市、樱园)、海珠湿地二期凫鹭泾、花城广场、华南国家植物园等。

深圳:仙湖植物园。

二、李花

位于广州从化吕田镇的万亩李花,是东南亚最大的三华李基地。虽然李子树是做为果树栽培的,但每年的春节前后漫山遍野的李花盛开,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形成了“千树万树李花开”的景象,远看似一片雪海,宛如童话世界。漫步在漫天雪白的李花树下,感受着春天带来的气息 (图 4李花)。


图 4 “李花”

赏花地点 广州从化吕田镇桂峰村。

三、桃花

桃花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桃花在岭南的花期为春节前后,也是老广传统的年宵花卉。桃花栽培品种繁多,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常见的品种有碧桃、紫叶桃、寿星桃、菊花桃等 (图 5莲花山公园桃花)。


图 5 莲花山公园桃花

赏花地点:广州白云山桃花涧、深圳莲花山公园等。

四、风铃木

紫葳科风铃木属的几种风铃木最近几年成为华南城市绿化最喜爱的树种,风铃木属原产南美热带地区,先花后叶,是华南地区冬春季最容易出效果的景观树种,主要以冬春季开紫红色花朵的紫花风铃木 (Tabebuiaim-petiginosus) 和春季开黄色花朵的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 为主,另外还有白花风铃木 (Tabebuiaal-ba)、 粉 花 风 铃 木 (Tabebuia rosea) 和 银 鳞 风 铃 木(Tabebuiaaurea) 等。

黄花风铃木为落叶乔木,高 3~12 米。花朵为明亮的金黄色,盛花期满树金黄,花期 3月。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图 6、7黄花风铃木)。

图 6 黄花风铃木

图 7 黄花风铃木

几年前华南农业大学的黄花风铃木爆发式盛放,惊艳了全城,力压宫粉羊蹄甲,成为华农的新网红,花季的周末涌入了堪比武大樱花节的二十万人流,足以证明黄花风铃木的魅力 (图 8、9华农校园)。

图 8 华农校园

图 9 华农校园

一到 3月,仿佛一夜之间黄花风铃木就开爆全城,洲头咀公园附近的环岛路据说将来是广州马拉松的跑道,这一段环岛路两旁种满了黄花风铃木,繁花满树,成为广州城区黄花风铃木开得最壮观的一条路,壮观程度可媲美在杭州看到的樱花跑道,不过大概只有 1公里的花路,和 10公里的樱花路还有点距离 (图 10环岛路黄花风铃木)。


图 10 环岛路黄花风铃木

见多了色彩浓郁的黄花风铃木,偶遇一树白花风铃木,白花胜雪,自带仙气 (图 11白花风铃木)。

赏花地点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黄花风铃木)、洲头咀公园附近环岛路 (黄花风铃木)、东晓路、番禺余荫山房 (白花风铃木)、华南国家植物园 (粉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深圳:中心公园、梧桐山泰山涧 (黄花风铃木);田面一街和大沙河 (白花风铃木);人才公园(银鳞风铃木)。


图 11 白花风铃木

五、禾雀花

禾雀花是白花油麻藤 (Mucunabirdwoodiana) 的别名,因花型奇特,每朵花都如同一只调皮的小禾雀,有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和尖翘的尾巴,每串花序有数十朵小花吊挂在藤蔓上,远看似一群群吊挂于老干上的小鸟,故名“禾雀花”。白花油麻藤所在的油麻藤属植物都拥有相似的花朵,因此属内其他种类也被称为“禾雀花”。如开粉花的大果油麻藤 (Mucunamacrocarp)、开紫黑色花的常春油麻藤 (Mucunasempervir)。每年的阳春三月,千万只小鸟乘着暖暖春意,欢聚在山野里、园林中,带来了满目春色 (图 12、13白花油麻藤)。


图 12 白花油麻藤


图 13 白花油麻藤

油麻藤属原产我国华南、华东及西南地区,花期3~4月,是华南春季最具特色的原生花卉之一。

广州的华南国家植物园种植了多种“禾雀花”,其中阴生植物区内最大的白花油麻藤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花开时节蔚为壮观。在飞鹅桥上有粉红色和紫白相间的大果油麻藤,像极了一串串成熟的紫葡萄 (图 14 大果油麻藤)。


图 14 大果油麻藤

禾雀花以花型花色引人注目,但其花开后气味浓郁,尤以常春油麻藤气味最重。深圳东湖公园内有一连廊种满了常春油麻藤,花开满整个廊架,似千万只小鸟齐聚一堂,在廊架下赏花,哪怕带着口罩也无法抵挡浓重的气味,略为美中不足 (图 15常春油麻藤)。


图 15 常春油麻藤

赏花地点 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 (白花油麻藤、大果油麻藤、常春油麻藤)、从化石门公园、麓湖公园、流花湖公园等;深圳:梧桐山、梅林绿道、塘朗山、阳台山等郊野公园 (白花油麻藤),东湖公园 (常春油麻藤)。

六、木棉

木棉 (Bombaxceiba) 是广州的市花,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 25米。花大,通常为红色,有时橙红色或黄色,花期为每年的 3到 4月。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似一团团在枝头燃烧跳跃的火苗,十分壮观。木棉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故名英雄树,与秋冬季节盛开的美丽异木棉 (又名美人树) 遥相呼应。一春一冬,一红一粉,一个苍劲有力,一个妩媚多姿,成为花城的最佳代言 (图 16、17木棉)。


图 16 木棉

图 17 木棉

木棉是岭南地区常见树种,常用作行道树和公园绿地观赏树种。

赏花地点 广州:中山纪念堂、陵园西路、农讲所、越秀公园、江南大道中、沿江西路等;深圳:东湖公园、梅林公园、华侨街、景田北街、鹏城三路、益田南路等。

七、宫粉羊蹄甲

宫粉羊蹄甲 (Bauhiniavariegata) 又名洋紫荆,前几年最出名的观赏地是华南农业大学,每年的“紫荆花节”校园内红粉菲菲,又被称为南国樱花。漫步校园,宫粉羊蹄甲在春日阳光下闪闪发光,粉的白的初看很有樱花的感觉,在华农大校楼的映衬下,感觉和武大樱花很相似,但再细看感觉粉的更像海棠花树,白的则像梨花满树 (图 18宫粉羊蹄甲、图 19华农校园)。

图 18 宫粉羊蹄甲


图 19 华农校园

这几年因为疫情校园不对公众开放,海珠湿地的宫粉羊蹄甲悄悄盛放,惊艳了所有市民,成为宫粉羊蹄甲的最佳赏花胜地。位于海珠湿地一期与二期的石榴岗河沿岸,绵延着 3.2公里的宫粉羊蹄甲花带长廊。每到三月,河岸两旁的宫粉羊蹄甲竞相绽放,粉色的花朵缀满枝头,沿着粉色花廊漫步到贯览桥下,宫粉羊蹄甲与木栈道、古码头相互映衬,古色古香,在贯览桥上观看宫粉羊蹄甲恰似沿河舞动的彩带,与远处的地标广州塔以及东西塔组成美丽的春日画卷 (图 20、21海珠湿地的宫粉羊蹄甲)。

图 20 海珠湿地的宫粉羊蹄甲


图 21 海珠湿地的宫粉羊蹄甲

如今花城的园林、道路都种植了大量的宫粉羊蹄甲,在花季并不需要专门去寻找就能看到盛放的花树,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

赏花地点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海珠湿地石榴岗河、人民北路、花都湖、大学城中心湖等;深圳:东湖公园、滨河大道、大沙河沿线等。

八、火焰树 Spathodea cam panulata

因花开似一团燃烧着的火焰,故名。常绿大乔木,高 10~20米。树干直立,灰白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圆锥或总状花序顶生,花大,红色或橙红,花冠一侧膨大,基部紧缩成细筒状。花期几乎全年,春季为盛花期。原产非洲热带,现我国南部多有栽培,火焰树花大色艳,树姿优雅、树冠广阔,四季常青,是美丽的观赏树种 (图 22、23火焰树)。


图 22 火焰树


图 23 火焰树

赏花地点 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深圳:洪湖公园、东湖公园、笔架山公园、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等。

你说哪里好一点?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花城   黄花   羊蹄   樱花   华南   白花   湿地   广州   南国   风铃   惊艳   春天   公园   攻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