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社乡之海甲岭探秘

前阵子归乡过年,闲来无事,便约上三两好友去海甲岭踏浪爬山,无意间在沿海最近的海甲山发现了三处建制完好的地道、战壕、碉堡,而后又和朋友去寻找传说中的金花洞,攀上一座犹如双龙扑袭的山峰,在一约深三四米,仅容两人大小的山石夹洞中意外发现一块陶罐碎片,具体来说是一块黄泥硬陶罐的底部碎片,其质地坚硬,手感粗糙,杂质较多,有气孔,似山洞土人用来盛水装物的泥制陶罐。

硬陶碎片

当这两次意外发现联系在一起,一连串猜想在脑海中疯狂涌现,新石器晚期的原住民?唐宋时期的白輋民?北宋时期的金花洞起义军?明清两代的海防驻所?侵华日军的战壕地洞?解放军的驻防哨所?

于是便有了此文,试图探清脚底下这片热土的来龙去脉。

一、新石器晚期的原住民

海甲岭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甲西镇西南端,南临大海,山脉由北向南延长六七公里,属于博社乡管辖范围。上世纪五十年代,陆丰文化馆先后在碣石镇田尾山、甲西镇海甲岭以及甲东麒麟山的海蚀洞穴中采集到磷、矛、石箭镞等十一件新石器晚期(距今4200多年)的磨光石器,可惜文革时期由于破四旧,这些珍贵的文物几乎毁于一旦。但从另外一方面看,也说明了约在四千年前先民曾在这些地方聚居过,或者说博社乡(包括文中所指海甲岭区域)原住民最早活动范围是在沿海山峰地带,属于百越人种,时间距今四千多年。

海甲岭沿海山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平定岭南百越,派主将屠雎、副将赵佗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伐,至此开启了岭南与中原融合史,而当时的陆丰地区归属龙川县,县令正是后来的南越王赵佗,赵佗在任期间实施“和辑百越”政策,鼓励汉越通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同时也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传播中原先进农耕技术,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和经济上的发展。由此可知,秦以前的博社乡百越人遵循着古越人上千年的生活方式,住于海蚀洞穴内,刀耕火种,以山海为生,直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南越王国建立,崭新的王国体制逐渐打破岭南封闭落后的无序状态,使得海甲岭百越人离开了山洞,学习使用新的生产工具,而后朝代更替,内讧外乱,又经复魏晋南北朝,博社乡越人或走向融合,或移居水里,或飘洋过海,或灭于天灾人祸,日渐式微。

二、唐宋时期的輋民

上世纪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博社乡社员在平整宅基地时,挖到近二箩的铜钱,最早的有唐朝之开元字样,可见那时的博社乡与外界早有商贸往来,特别是在北方汉人大举南迁的影响下,原住民已与汉人交错杂居。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海丰县有纳税主户(越民)1878户,客户(北方汉人)7186户。可知宋时的海陆丰汉人数量已经超过本地越民,博社乡也不例外。宋嘉泰四年甲子岁(1204年),博社村蔡姓始祖蔡登瀛从闽迁粤,始居东岐堡(今博社村一带),俗称“北輋”,后来的乡名“博社”是蔡登瀛后人根据闽方言“北輋”一词的谐音更改而来。正字“輋”意为近山之地,是地名用字,同异体字“畲”,现指百越后代之一的畲族人,而“北輋”顾名思义,意指北边畲人聚居之地,

也就是说从南宋末年那时起,博社乡的百越原住民已被归名为“輋”,也就是当时官方对境内犹存的百越族群作了“上山为畲,下海为疍”的划分,据《海丰县志》记载:“长沙、黔中溪蛮,其在海丰者,皆來自別境。土人以山林中结木覆居爲輋,故称猺所止曰輋。”由此可知海陆丰境内的“輋”是由本地土人和外地猺民组成,照此来看,当时的博社乡既包括了世代生活在此地的原住民,也包括外地迁来的猺民,以及人数占多的汉民。

奇怪的是,清代乾隆十年的《陆丰县志》并没有把博社乡写为“北輋”,而是写为“白輋”,有人解释“北”与“白”是谐音,有一定道理,闽方言“北”[bak7]与“白”[bê8]的声母相同,只是韵母不同。在甲骨文中“白”字用作地名,有表示首领之意,陆丰县志定名“白輋”时可能参考了古早的资料,来反映当时博社乡輋民已经成一定规模,部落首领犹在。不过经复唐宋元三朝更替,大量躲避灾乱的汉人聚族于此,人口少、生产力水平低的輋民彻底被汉化,走向民族融合,呈现“新种盛则旧种衰”的局面。如今只有在本地一些风俗习惯上才能见到輋民的影子,如輋歌、粿品、喝青草水、三月初三吃青草饭等等。

三、传闻金花洞

海甲岭一直流传有关南粤十八妖洞之一的金花洞传说,相传此洞深不见底,内有碧泉、乳石,深可直通沿海金狮滩之处。又传北宋时期,官府贪污腐败,民不聊生,使得反叛四起,当地有起义军驻守金花洞,朝廷钦点杨文广前来平乱,但纠其真伪,查阅一番便可知是一本名为《平闽全传》(又名《杨文广征蛮十八峒》)的小说杜撰而出,并非实事,更多是闽地移民夹带传播过来。但并不妨碍开垦者对金花洞的想象与借用,以慰远方乡愁。

1927年南昌起义受挫,红色革命陷入低潮,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博社乡农会赤卫队成员被迫投奔四地,但只有蔡高来、蔡天贵藏于海甲山洞穴(有说金花洞)中,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在当地一些历史与传说中,所谓的金花洞更多是被赋予神秘莫测的山洞代名词,历来是避藏之地,谁都说不清具体,但都有所指,确有其洞一般。

经笔者实地走访调查,当地人所说的“金花洞”,一般指两处。

一是在海甲岭主峰人头嶂下的洞穴。此峰海拔214米,从新绕村方向或寮仔水库处驱车进入山里,在石阶之处爬上去便可到达主峰,主峰的山顶石旧称人头石,人头石下有一洞穴,宽度仅容一人大小,须得先爬下两三米,才能弯腰直挺进地洞隧道,隧道里有多条岔道,分别通向山脚下炮台旁入口,半山腰靠竹州埔方向洞口以及山顶左方向大石下的洞口。这些洞口往往深不见底,洞壁有发光萤石,洞内常有蜘蛛、蝙蝠出没,四个洞口上下相互贯通,可容数百人。

图1 人头石下地洞

图2 隐秘洞口

但这些山洞并非自然形成,而是狂热疯癫的侵华日军挖掘的防御地道。1938年至1945年期间,侵华日军多次入侵海陆丰,由于国民党的不作为,陆丰两度沦陷。笔者整理了抗日时期陆丰甲子(当时博社受甲子管辖)事况表,详见下表。

表1 抗日时期陆丰甲子事况表

事件

目的

1938年8月27日,侵华日军飞机轰炸甲子港。

抢占登陆点

1940年7月27日,日军发动汕尾作战计划。

封锁香港至汕尾运输线

1941年3月,陆丰沦陷,日军冲进甲子城,烧杀抢劫,无恶不作。

企图全面占领海陆丰。

1944年12月,盟国飞机轰炸停留在海甲岭等海域的日本军舰。

军舰封锁海域。

1945年1月22日,海陆丰两县城及东南沿海地区再次沦陷,共产党东江纵队挺进海陆丰。

日军意图打通广汕公路,控制粤东沿海地区。预防美军登陆

1945年3月9日,日本野炮兵第一 四联队第二中队分别驻扎在在海甲山、甲子华美、乌帽子山等地方构筑阵地。

预防美军登陆,构筑

防御工事与哨所,第

二道防线。

从表1可知,1941年3月,陆丰沦陷,日军基本控制了整个甲子地区(指现在的三甲地区),包括博社乡管理的海甲岭一带,后来随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盟军开始派出侦察飞机支援,也就是1944年12月,盟国飞机轰炸停留在海甲岭海域的日本军舰,炸死无数日军士兵,残余士兵躲在海甲岭的地洞里苟延残喘。这些山洞正是前面所说海甲岭人头嶂下的洞穴,日本人仔洞内做了防火攻、水攻、毒气攻的防御工事,里面有陷阱、岔道、猫儿洞、阔洞,还有指挥部中心,打通了山下山下的连接。

图3 地洞内部

1945年1月,日势号作战计划(对美军备战),海陆丰两县城及东南沿海地区再次沦陷,日军打通广汕公路,控制了粤东沿海地区。东江纵队以独立大队为主力,挺进海陆丰。1945年3月9日,侵华日军为防御美军在陆丰海域登陆,派日本野炮兵第一 四联队第二中队分别驻扎在陆丰幼西、在海甲山、甲子华美、乌帽子山、石径山等地方构筑阵地。而海甲山便是指海甲岭沿海最近的山,据笔者实地探查,发现山上有三处防御阵地,分别建在山脚、山腰及近山顶的隐蔽处坑洞,建筑物有哨所、战壕、碉堡等。有楼梯,岔道,几处未被水泥修整的黄土洞,匆忙停工之样。

图4 三个坑洞口

图5 内部石阶

图6 岔道转角

另外山下附近还有明代武官刘文峰墓,据碑文记载:“时因兵乱四起,倭寇海盗骚扰沿海百姓,人民苦不堪言,刘文峰奉命奔赴前沿,安营扎寨,驻兵于沿海一带,他智勇双全,精于用兵,为民除害,平定倭寇,使沿海百姓安居乐业,屡建大功,被远近万民所称颂。刘文峰因常年转战奔涉,过度劳累在万历甲辰年因病猝于兵营中,随葬于海甲岭山二坑仔。”

图7 明代武官刘文峰墓

可见在明清时期海甲山一带并不怎么太平,常有倭寇海盗骚扰百姓,于是此地便构建了军事海防基地,常驻碣石卫官兵。由此可知当时在海甲岭的日本野炮兵第一 四联队第二中队可能是在明清时期原有的海防基地遗址上构建了这几处防御阵地。事实上,明清时期,海陆丰县志记载甲子所区域遭侵扰的次数就有八次以上,每次贼寇入侵,便是烧杀抢掠,当地生灵涂炭。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和清初时期。见表1

表1 贼寇侵扰甲子记录一览表

时间

入侵者

嘉靖三十九年

峝贼黄启荐等攻陷甲子城,杀虏无数。

隆庆二年

守城千户马寿轻敌,倭寇入犯甲子所,城中居民及附近乡民惨遭祸害。

隆庆五年

海贼杨老复破甲子所城,董千户战死。

万历元年

海寇林道乾久攻甲子城不下,转而攻打新寨,烧杀抢掠。

万历四十八年

海寇袁八老余党林新老攻入甲子澳,把总金允武战死。

天启七年

海寇入甲子门,守备叶台战死。

崇祯八年

海盗刘香勾结倭寇攻打甲子。

清顺治三年

海寇苏成入踞甲子所城。

如万历元年,海寇林道乾久攻甲城不下,转而攻破甲城附近防御薄弱的新寨,大肆劫掠,虏去诸生李棠等人至船上,勒索钱财,卓氏(李棠妻)眼见“百计赎之不得”,只能抱着两个幼子舍身换回李棠,密嘱丈夫参加乡试,直至看到李棠脱身,于是抱子投水而死。后来李棠考中举人,为追悼卓氏,在甲子建庙祭祀,察院邓练赠匾题为“南海夫人”。

又如康熙六年,博社乡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康熙初年迁界之祸,致使海陆丰百姓流离失所,寇乱频发,当时甲子所城被困,博社乡勇蔡起逢父子(儿子蔡昭乐)率众前去甲城解围不成,反被倭寇俘虏,女儿蔡恭默舍身取义,救下众人。其二是迁界大军兵临博社,乡人纷纷弃屋逃难,流利失所,全乡逃难者数千人,其中也包括了蔡绍乐(蔡恭默兄长)一家,三年后他们回到博社,发现“房屋焚毁一空,统计全乡逃难数千人,仅存一十八人。”可见当时沿海地方之动乱,在海甲岭构建海防阵地也是情理。

1945年8月14日,日本发布停战诏书,这些侵华日军才陆续投降,退出了海陆丰,而这些防御阵地自然也由解放军接管。

还有一说金花洞是在次峰倒插金花巨石下的岩洞。此峰海拔163米,远看犹如两条白练挂于山峰,近看原是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碎石块组成。山体较为湿润,黄土软质,石苔丛生,地表杂草间有水蚀小洞,人将靠近山脚,不注意便会踩空,腿脚陷入。次峰山石缝隙、暗洞众多,深浅不一,春雨绵绵之际,次峰山洞积水湿润,石苔丛生,的确会形成类似溶洞的景观。

图8 次峰

图9 次峰石洞

次峰山下还有一宋代难民墓,墓碑上有“难民骷髅之墓”的刻字,虽然已无人能说清当年的历史,但大致上可以推测,宋朝年间附近曾发生过天灾人祸,要么是宋朝年间受不了压迫而反抗的輋民,反抗无果后遭无情镇压,横死此地,无人收尸,要么是被元军杀死的宋遗民,而墓碑上“骷髅”一词道出了合葬时的情景,尸横荒野,只剩下堆积的骷髅,之后被当地村民收捡立碑。照此来看,次峰附近在宋朝年间便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花岗岩石洞里的硬陶碎片也可能证明了有人类曾在次峰生活过,而且这些山洞早期应该是有不少陶罐放置于此,后来被当地人陆续捡走,这块碎片算是漏网之鱼,至于早期住于花岗岩石洞的是何许人也,可能是土人輋民,也可能是宋时逃难的汉人。

总之,汉人也罢,越人也罢,长久的岁月早已将两者融合一体。

至于金花洞是真也罢,是假也罢,古人乡愁可慰便好。

天涯海甲,輋峰巍峨,遥想先辈开山拓荒,乘风破浪,属实不易,而今时过境迁,盛世如愿,我辈当承遗志,恭敬桑梓,莫忘前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陆丰   海寇   金花   倭寇   甲子   原住民   汉人   山洞   沿海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