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可以三个星期不进食,三天不喝水,没有氧气连三分钟都撑不过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是一大堆细胞的集合体。

人体细胞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比银河系的星星还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宇宙”。

不管是神经细胞、皮肤细胞还是脑细胞,人体的所有细胞都需要靠氧气才能运转。

神经细胞

氧气

空气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由氮气、氧气、惰性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组成的。

其中氮气78%、氧气21%、惰性气体0.93%、二氧化碳0.04%,还有0.03%是其他气体。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利用气泵向玻璃球内灌足空气,并称出它的重量,然后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让空气逸出,再重新称它的重量。

这时,

伽利略发现玻璃球变轻了,这说明打开活塞后有一部分空气跑掉了。

伽利略的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也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一支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然后让开口一端朝下插入装水银的容器中,这时水银液面在玻璃管中的高度为760毫米。

这个实验说明容器周围的空气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把水银液面压到760毫米的高度。

托里拆利的实验说明空气是有压力的。

托里拆利以发明气压计而闻名

氧气

1774年,英国牧师普里斯特利在实验中发现,用凸透镜聚焦大阳光照射氧化汞,氧化汞便分解并放出一种气体。

他把这种气体收集到玻璃钟罩内,并将只老鼠放进去, 结果老鼠在里面活得很舒服,他还发现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得更明亮。

这两个实验说明,这种气体能够帮助呼吸和燃烧。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氧化汞放在曲颈瓶中加热,并采用排水集气法,将产生的

氧气收集在玻璃钟罩内,也证明了氧气是帮助呼吸和燃烧的。

最后,

拉瓦锡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中含有一种能够维持动物生命和帮助物体燃烧的气体。

这种气体被正式命名为“氧气”。

拉瓦锡制取氧气

人体

心脏

人的正常心跳是每分钟70 ~ 75次,所以心脏每天要跳动10万次以上。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它般位于人体胸腔内正中稍偏左的位置。

心脏分为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心房和心室,上方的叫心房,下方的叫心室,两者由瓣膜隔开。

与心脏相连的是动脉和静脉,静脉引导血液向心脏流动,动脉则引导血液离开心脏。


动脉和静脉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向心脏的血管。

其中肺静脉把来自肺部的含有新鲜氧气的血液送入心脏;而来自全身各部位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则通过上、下 腔静脉进入心脏。

动脉是引导血液流出心脏的血管。

其中由肺动脉流出的血液中带有二氧化碳,因此肺动脉引导血液流向肺部,在那里将二氧化碳释放出去;由主动脉流出的血液中含有氧气,被送往全身各个部位。

红细胞

红细胞呈扁圆形,像一个两面凹的小盘子,颜色为淡红色。

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蛋白质, 称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能与氧及二氧化碳结合,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

肺脏又称肺,分左、右两部分,位于胸腔内的心脏两旁。

左肺分上、下两叶,右肺分上、中下三叶。

肺的外面包着两层膜,两层膜间有空腔,叫胸膜腔,里面有少量的液体对肺起保护作用。

肺的内都有3亿~4亿个圆形的肺泡,这些肺泡通过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肺泡间布病河状的毛细血管。

由气管吸进的氧气和身体内排出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璧进行交换。

肺泡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有着极其复杂的构造和多种多样的功能。

组成我们身体的皮肤、骨骼、肌肉、神经和各种器官,就像仪器里的零件,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工作着,并且忠于职守,绝不偷懒。

人不吃不喝可以挺过三天,但没有空气,连三分钟都撑不下去。


参考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DK大百科,Wikipedia;人体内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托里   伽利略   氧气   氧化汞   肺泡   红细胞   气体   血液   心脏   空气   人体   星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