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的“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吗?为什么月份大活的几率小呢​?


老一辈信奉一句老话,叫“七活八不活”,也就是说如果胎宝宝早产出生,那么7个月的胎宝宝活下来的几率就会很大,而8个月的胎宝宝活下来的几率反而并不大。那么,为什么胎龄大一个月反而活的几率小呢?


胎儿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吗?


第一、分娩方式太单一,8个月的胎儿更不好生~


从前顺产是唯一生育子女的方式,如若出现问题,并不能通过剖腹产解决。一旦出现胎儿不正,别无他法,只能听天由命。


在生产过程中,七个月宝宝由于胎儿体型较小,孩子易产出。8个月宝宝体型相对较大,面对胎儿不正常的情况,很难顺利通过妈妈的产道,未能见到这个世界。


第二、七个月的早产儿养护更精心

而且大家会将七个月的早产儿养护照顾得更精心,而导致早产儿易活,八个月的早产儿却大意了点,认为早产儿体质不错,重量也还可以,结果就出现了死亡……


还有,很多人认为:“胎儿七月已经初步具备存活条件,如果是母体在怀孕期间出现问题导致无法继续供给胎儿的成长,则会倾向于尽早分娩以保证胎儿生存,七月正好可以分娩了。而如果是胎儿本身出现问题,则没有这种倾向性。在八月分娩的多是胎儿有问题导致无法继续生长,所以八月分娩的存活概率要偏低。”


其实,胎儿本身出现问题,可能会在任何月份中止发育流产,越是孕前期中止发育流产的概率更高,不会集中在八月分娩。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科学解释七活八不活



从胚胎学的角度来讲

我们从胚胎学的角度来讲,精子与卵子进行结合之后形成胚胎,并开始进行各组织器官的分化。一般而言,孕7月大的胎宝宝才开始初步发育身体内的肺部,也就是说,孕7月的胎宝宝才拥有基本的呼吸能力。所以在过去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孕7月之后出生的胎宝宝存活率较高。


孕妈肚子里面的胎宝宝自然是月份越大,身体内部各器官发育得也就越完善,越健全了。不仅在体重上有了大飞跃,已经有2000g左右,而且全身的皮下脂肪也在逐渐增多,已经具备了出生后,自身调节体温本能力。所以孕8月出生的胎宝宝,存活率自然是高于孕7月出生的胎宝宝。


也就是说,从胚胎学的角度来讲,“七活八不活”这句话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如果从别的角度来讲,或许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最早几周的胎儿出生能存活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500万婴儿早产,占全世界婴儿出生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世界上最早出生并存活的婴儿是21周零5天,该婴儿是在1987年出生的,当时早产儿的医疗护理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


中国首例胎龄及体重均达最小极限的超早产儿,孕24周出生体重仅500克。因为太早来到世上,他的皮肤还呈胶冻状,各个脏器发育均极不成熟无法正常呼吸,面色发绀,心率仅为正常新生儿一半。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部胀,阴囊发育差。


所以,新生儿越接近于足月,器官的功能越成熟,存活率就越高,越早产存活率就越低。22周时0-10%的存活率;24周时存活率是40-70%,早产儿的存活率的至少50%由胎龄决定。


各个胎龄的早产儿的存活率是多少?



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37周 胎龄 42周的均属于足月儿,胎龄 37周属于早产儿,胎龄 42周属于过期产儿。但目前28周以上的宝宝存活率已经很高了,有些医疗技术先进的医院甚至是可以救治24、25周的早产儿,建议有早产风险的产妇要定期产检、及早进行早产风险评估,之后再根据医生建议提前进行相关治疗,争取降低早产风险,提高胎儿存活率。


对于个体早产儿和他们的生存有很多变量。早产的原因,先天条件、产前护理等会影响早产儿的结局。


目前数据显示,每个妊娠期早产儿的比率如下:



导致胎儿早产的原因


目前我国准妈妈早产的发生情况比较多,大约有10%左右的宝宝是提前4周或4周以上出生的。在孕期最后几周,胎儿的许多重要器官包括大脑、肺和肝仍在发育中,因此分娩得越早,婴儿出现死亡或者残疾的风险就越高。早产儿容易出现低体重、呼吸困难、器官发育不佳以及视力和听力问题,甚至会增加患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风险。


使孕妇早产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早产史、低龄妊娠、高龄妊娠、多胎妊娠,以及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和感染等慢性疾病等。


1、胎儿方面的原因: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功能不全等)。


2、孕妇有并发症,比如先兆子痫和妊娠糖尿病等,或者家族有遗传病史。


3、孕期孕妇生殖器官受到感染,从而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导致细菌在生殖道内滋生,使羊水受到感染而引起早产。


4、孕妇有过多次流产史,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5、孕妇年龄偏小、偏大,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或者已经衰退,大大增加早产率。


6、孕妇情绪过于抑郁、紧张、焦虑、压力大,就会诱发宫缩现象,并且使血管收缩加剧,易引起早产现象。


7、其他原因,比如环境空气污染、孕期营养不良、还有孕妇吸烟、酗酒,体内蕴积大量毒素,透过脐带进入胎儿体内等,这些原因也易出现早产。


如何预防胎儿早产?



尽管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早产,并且有些是难以控制的因素。但准妈妈可以通过适当的产前护理来确保健康的妊娠,从而降低早产风险。包括:


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控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早产征兆。如果准妈妈有早产史或在孕期出现早产征兆,则需要更频繁地接受检查。


2、合理膳食

健康的妊娠结果通常与良好的营养有关。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准妈妈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DHA,可有效降低早产风险。


DHA主要存在于富脂鱼类中,因此准妈妈应每周食用2 3次富脂鱼类来保证DHA的充足摄入;若无法保证从膳食中摄入充足的DHA,则应及时选用DHA补充剂。


3、避免摄入危险物质

胎儿在准妈妈肚子里很容易受到一些“危险”物质的伤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准妈妈应避免摄入的危险物质包括香烟、酒精、毒素等,某些药物也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影响,因此用药前应先咨询医生。


4、考虑怀孕间隔

一些研究表明,两次怀孕之间相隔少于6个月的妊娠与早产风险的增加相关。因此准妈妈在计划二胎妊娠之前应与医生咨询二胎间隔时间的事宜。


5、谨慎使用辅助生殖技术

如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妊娠,应谨慎考虑将植入多少个胚胎,因为多胎妊娠会带来更高的早产风险。


6、管理慢性疾病

如果准妈妈在孕期患有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增加早产风险。因此,准妈妈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来做好慢性疾病的管理。


虽然导致早产的因素有很多,但大部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希望准妈妈们都能定期产检、培养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让自己顺利度过孕期,让可爱的宝宝健康出生。


最后,每个早产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早产儿的存活取决于胎龄,医疗护理,以后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医疗是否及时,医疗条件和家庭的护理以及喂养。因此,家里有早产儿的父母也要掌握早产儿的护理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存活率   早产儿   胎盘   产前   孕期   胎儿   几率   孕妇   体重   老人   风险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