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上女厕所吵翻天,到底谁责任

这两天全网热传的一则视频冲上了热搜,阅读量达2.6亿次,看完这视频,气得她姐血压飙升。事情发生在哈尔滨,一个6岁男童被妈妈带进了女厕所。身为女性,这类事情我们可遇到太多次了:几岁的男孩进女厕,或者被妈妈姥姥带到女更衣室、女浴室,甚至有的男童没有大人带也会进异性专用的空间……一般女生都是心里感到不舒适,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毕竟“孩子还小”“妈妈也不容易”。于是这种隐秘的共同的不舒适,一年又一年地上演着,没有一丁点改善。这一次,有个女生站出来了,她讲出了那个所有人都该懂的简单的道理:“男孩子不该上女厕所。”

图源:微博

谁能想到,这个女生被小男孩的妈妈拉着足足骂了30分钟。甚至一度直接对女生开启人身攻击:“你没有子宫吗?你不会生孩子吗?”???怎么会这样,理亏的人反而咄咄逼人、口吐莲花。不过正因这次激烈的冲突,全网都开始讨论「男童进女厕」的事件,这层窗户纸终于捅破了……



在场的「幽灵父亲」

这件事件的起承转合实在“精彩”,讨论度一再居高不下。

图源:新浪微博

1月30日一位网友发文称,自己于哈尔滨旅游时,在地铁站的女卫生间内拉开隔间门,却见到一个6岁的小男孩。网友受到惊吓并下意识地说道:“这里是女厕所。”“你是小男孩你不能上女厕所。”却没想到这句话被在其他隔间的孩子母亲听到,之后她摔门而出,强迫网友向孩子道歉:“你伤害到我孩子了,你伤害到他的心灵了,你知道吗?”“取得他的原谅,要不咱们谁都不许走。”

图源:微博

接着该母亲以肢体拦截网友,并用言语狂轰滥炸了将近半个小时。小男孩也在听到母亲发飙后,惊吓而哭。狭窄的卫生间内,争执难以调节。网友拒不道歉、试图说理:“男孩6岁都上小学了,不该进女卫生间。”母亲“义正言辞”,情绪激烈:“你哪的?你农村的吗?6岁的孩子就XX上小学了?”

图源:微博

在“你当了妈妈后就知道了......”的情感攻势,被对方以“不想生孩子”的态度消解之后——这位母亲更加愤怒,她质问女生:“你为什么不生孩子?你没有子宫吗?”“正是因为这样(不想生孩子),所以你没有同理心。

图源:微博

这时除去这位母亲令人头疼的过激言论、恶语相向,这还是一个普遍的“两难”的问题。却没想到事件的气人程度可以再上一楼——孩子的爸爸出现了。是的,这场出行有爸爸陪同,却还走向了“男童上女厕”这样的后果。更令人不解的是—— 是呀 这个前期"宛如摆设"的男人,在接到告状电话的50秒后,就立刻出现到卫生间门口。不仅完全没有反思是自己的幽灵行为造成了这起争端,反而加入战局,对女生进行脏话输出。甚至情绪激烈地直接闯入女厕,如入无人之境。

图源:微博

而当事网友,在孩子父母和另一位不知身份的女性,三人的合力攻击下,毫无招架之力。

图源:新浪微博

之后网友把事件经过和视频发到了网上,并说自己在之后几天处于抑郁和惊吓的状态。后来哈尔滨警方介入调查,网传视频也已被男孩家长举报而下架。直到时间发酵多天之后,女孩才收到道歉。

图源:新浪微博

但事件的讨论依旧不止——尤其地铁官方称,哈尔滨地铁内明明有无障碍卫生间,可作多用途卫生间。

图源:九派新闻

网友又爆料——那个无障碍卫生间与女卫生间只有一步之遥,甚至比女卫生间离人们更近。

图源:新浪微博

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有父亲在场、有无障碍卫生间,这个6岁小男孩还会出现在女卫生间。于是「男童进女厕」的争执蔓延到互联网上。一方说“坚决抵制”,一方称“妈妈不易”。其实这个话题,早已不是第一次被热烈讨论。但每每当热度退却。类似的事件依旧屡见不鲜,生活中的分歧仍难以弭平。


不只是「男孩进女厕」

男孩侵入女性私密空间的事件,常常发生。还记得2021年,一位母亲气急败坏地在微博上痛诉。她说带儿子去女厕,却正好遇到一个小女孩。因为小女孩对「男孩进女厕」的行为感到不解,于是男孩产生了正常的羞耻之心。他不愿意再去女厕,后来用矿泉水瓶解决了问题。但最终这位母亲的总结,却愤怒又离奇:"好死不死今天女厕所有个小女孩。""能不能嘴别那么欠。"

图源:新浪微博

去年北京一家餐馆内,也同样爆发了争吵。一位女士上厕所时被两个小男孩尾随,他们明知里面有人却强行打开了锁着的厕所门。

当事人在微博投稿

男孩妈妈的态度相当恶劣:“你这么大人和一个6岁孩子较什么劲?”“你是比别人多长了一个吗?”

图源:都市快报

一些媒体转发时也用词“恶作剧”,来轻飘飘地形容此事。

图源:新浪微博

相似的还有一些发生在女更衣室、女浴室的争执。去年十月,一位妈妈带男童去公共女浴室遭到投诉。之后她心生不满,质问工作人员:“有什么问题吗?看她们哪了?”据极目新闻称男童有一米二的身高,已超规定身高。但该妈妈一直说:“他才刚上幼儿园。”

图源:星视频

而在刚过去的一月份,河南信阳某品牌试衣间内,一位女子被小男孩多次掀帘窥探。女子感到不适,但男孩家长情绪更加激烈、抢夺手机并辱骂女子:“没有素质。”“像做特殊工作的‘鸡’,看着就不检点。”

图源:新浪微博

......当这种事情频频发生,也有一些共性昭然若揭:即,男孩进入女性的私人场合成为了常态,那更多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更可能随意发生。他们可能任意掀开一个更衣室的帘子;他们可能趴在卫生间地板上向里窥探;他们可能一间一间地,把隔挡隐私的门打开。但是无论这些行为怎样地让女性感到不适,都可以用一些共同的话语来做解释——他还小、他只是在找妈妈、他什么都不懂。甚至会倒打一耙,对感到不满的女性进行荡妇羞辱、人身攻击。但小男孩真的没有性意识吗?男孩性侵女同学、男孩性骚扰网络博主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

图源:新浪微博

有无数心理学家阐释过3-6岁的男孩应该接受怎样的性别分离教育。可在整体的认知失调下——这一切成为了「默许」。有的家长会把正趴在更衣室窥探他人的男孩,叫做“最萌的小色狼”。

图源:小

男孩偷窥的行为艺术,被纵容着四处上演。

图源:网络

即便是在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已建立的场域,家长依旧会将男孩带入女厕。如这次哈尔滨事件一样,父亲同在,但带男童上厕所的职责依旧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图源:新浪微博

甚至社会,也这种侵入而提供便利。近几年来,许多儿童乐园和商场直接把男童小便池安在了女厕所,没有任何隔挡。

图源:新浪微博

......观念难以撼动,于是每次讨论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次的哈尔滨事件,又将该话题吵到风口浪尖。人们也试图在寻找办法来解决纷争。“家庭卫生间”又被提及,成为了一个正确答案。但她姐还想聊聊——在“大力督促建立更多包容的公共设施”已成共识的今日,为何人们还是很难从彼此指责的恶性循环中抽身?


只是家庭厕所的问题吗

网络上关于男童进女厕的话题年年有,年年争执不休。每次都会演化成女性群体里之间的争吵——单身女性责怪带男宝进厕所的妈妈性别教育的缺失,妈妈们控诉单身女性不体谅母职的辛苦。这时专家站出来说:女人们别吵了,互相体谅一下。建立家庭厕所便可以一劳永逸解决两难。

图源:新浪微博

所以女性之间吵来吵去,只是一个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冲突吗?她姐觉得不尽然。男童进女厕其实反映了很深层次的矛盾,那便是——女性空间被挤占、女性劳动被低估、女性需求被隐形、女性内部冲突加剧的恶性循环。但由于每一次之于女性都是小小的默默滋长的不舒适,而女性群体又通常是通情达理、善于忍耐的,所以回回都“稍微忍一忍”“互相体谅一点”“内部解决一下”…...就过去了。不妨让我们掰开了、揉碎了来看一看男童进女厕议题,就会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布满在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女性空间被侵占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安家》女人在家里的马桶上办公

女性能够同男性一样在公共空间自由出入本就是近几百年才出现的现象,更早以前女性只属于私领域。即便可以进入公共领域,女性空间被挤占也是常有的事情。

地铁坐姿一览

譬如有的地区为了应对地铁色狼,便设立了“女性车厢”。如此设立当然是出于好意,但却本末倒置,没有去打击性骚扰犯,而是压缩女性生存空间。本来女性有在任何地铁车厢不被咸猪手不被性骚扰的权利,现在只能在女性车厢才能保障安全。

女性车厢引发强烈争议

再譬如发生了网约车司机强奸杀害女性的悲剧,有段时间网约车禁止女性夜间乘车,美其名曰“保护女性安全”。同样的逻辑,还有告诫女性不要走夜路、深夜的烧烤摊不要去等等。

《她说》:连环杀人犯猖獗,英国对女性实施宵禁

《看不见的女性》一书还提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维也纳一项研究发现,从10岁开始,女孩在公园和公共游乐场的活动明显减少。联合国人居署调查指出,“因为女孩们认为这些空间让她们感到不安全或者被排斥,女孩没有信心与男孩竞争(社会性别文化使然),索性把空间让给了男孩”。

书籍《看不见的女性》

世界有许多属于男性群体的盛会,却鲜有独属于女性群体的国际活动。

图源:新浪微博

不仅如此,男女厕所占地面积1:1,看似公平合理,背后却隐藏着不平等:一来男厕设有小便池,位置多于女厕;二来女性如厕时间更长,上厕所次数更多。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无法使用安全的厕所,女童和妇女每年用于寻找安全厕所的时间总计970亿小时。本来厕所设计就让女性处于劣势,加之还有男童进女厕的问题出现。

女卫生间大排长龙

不仅公共场域女性空间被挤占,家庭内部又何尝不是。伍尔芙写道“女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那时的女性虽然被称之为“房间的女主人”,但却很难拥有一间独属于自己的房间(厨房不算)。

伍尔夫纠结没有自己的房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妻子打点一切

我们的春节、国外的圣诞节都有同一个场面,妻子在厨房劳动、准备晚餐,姑姑嫂嫂奶奶等其他女人们一起去帮忙,而男人们则是坐在客厅悠闲地聊天。

今年还出现了极其讽刺的一幕:要喝酒的男人们自动聚集在大的餐桌上,所谓正席,而女人和小孩只好去小的桌子上吃饭,他们明明人数更多,却要挤着。妈妈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不是故意安排的,只是不小心就这样了。”

不能上桌吃饭的女人们

其次,女性劳动被贬低也如家常便饭一样司空寻常。全球女性收入约为男性的77%,同样的工作内容女性小时工资率距离男性仍有差距,且每生育一个子女将会造成女性工资率下降10%左右。《2020年世界妇女:趋势和数据》显示全球女性每天花费在无偿家务和护理工作上的时间是男性的三倍,约为4.2小时。

图源: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

《看不见的女人》写道:“家务是一种无偿劳动,它与职场工作相比相形见绌,因为职场工作无论何种性质,都能给女性带来陪伴感、社会认可和经济效益。”全职太太的工作内容如果纳入市场竞争,那便是家政工、育儿嫂、养老护工、财务等各种收入不菲的工种。

《看不见的女人》作者卡洛琳,被称为”掌握数据的波伏娃“

为什么男童进女厕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为社会默认的育儿责任完全压在了女性身上。爸爸去哪儿了呢?爸爸有各种缺席的理由:爸爸要上班,爸爸要休息,爸爸粗心大意带不好孩子…即便我们指责带男童进女厕的家长枉顾了孩子的性别认知教育,依然苛责的是女性。然而性别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其实是父亲的言传身教。

印度性教育剧

男童进女厕的现象年年都在发生却迟迟没有解决方案,那是因为——女性需求被隐形也是父权社会的常规操作。之前高铁上售卖卫生巾引发网上强烈的反对,可实际上卫生巾是女性生存的必需品。昆明高铁app上卫生巾销售额超过12000包,仅次于扑克牌。

图源:新浪微博

而讽刺的是飞机明令禁止吸烟,飞机厕所却一直保留了烟灰缸的设计。

男性患者更多的HIV治疗是全部免费的,而女性患病概率达80%的HPV,九价疫苗的价格却居高不下,高达3000到7000元不等。还有女装口袋平均比男裤口袋短48%,很多女装甚至没有口袋;钢琴的琴键长度是按照男性手长设计;商场货架的高度更利于男性取拿;女性车祸重伤率比男性高47%因为安全气囊是根据男性身材设计的;许多药物研发未将女性纳入研究,所以女性服用效果远不如男性…

颜怡颜悦脱口秀

看到了吗。从公共交通到政府决策,从工作场所到医院手术,大量性别中立的规则背后,其实是对女性的需求视而不见。正由于上述种种女性空间被挤占、女性劳动被无视、女性需求被隐形…女性群体内部的冲突加剧了,这又导致了女性之间的内耗。男童进女厕,成为未婚女性与带娃妈妈之间的战争。但核心问题难道不是爸爸去哪儿了吗?四川等地开放单身生育,成为所谓“妻权”与“小三继承权”的掐架。冲突的原因在于许多女性自身不拥有财产,她们享有经济地位的前提是“进入家庭,生个儿子,母凭子贵”。

图源:新浪微博

还有我们之前的文章讲过为什么家庭矛盾往往是婆媳冲突,男人又隐身了。那也是因为“随父姓、从夫居、儿子继承财产”的家庭父权结构,导致女性要不断内部竞争。

图源:字媒体

发现了吧,许多看似是女性之间的矛盾,其实都是父权文化的陷阱。先把女性圈定在更小、更狭窄的范围内,为了争夺紧张的空间,让女性彼此为敌。然后女性就在这些基本生存权上面内耗了太多时间精力,从而耽误了个人发展、打破女性天花板的进度。与此同时,男性通往成功的道路畅通无阻。

印度片《厕所英雄》

这哪里是女性之间的不友好,这分明是全世界一半人口被无视、被消声的故事,这是看不见的女性被嫌弃的一生。回到文章开头,所以这仅仅是建立家庭厕所的事吗。当然不是,如果有了家庭厕所却没有强调父亲的育儿责任,那母职枷锁依然卡在女性成长的道路上岿然不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不过是让女性提供无偿劳动的过程更加合理更加丝滑。是时候按下暂停键了。现在女性不再配合玩这个不公平的游戏。

电影《妇女参政者》

除非世界开始倾听女性诉求,看见女性劳动,付与女性空间,把沉默的女性打捞出来。正如伍尔芙说过的一句话:I want to write a novel about silence,the things people don’t say.几千年来任劳任怨的女人们,生活在无垠的静寂里。是时候把巨大的沉默说出来,用女性自己的声音。不要再上当,不要再上演女性互相撕裂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男童   女厕   新浪   卫生间   厕所   女厕所   男性   男孩   妈妈   孩子   女性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