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人之根本也 弄懂中医阴阳五行和元气,才是真正懂中医养生!

相信不管信不信中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常听到“元气”这个词。

元气在中医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是生命和健康的根本所在。所以,人们在养生的时候,或者大病康复时,一定要重视保养元气。


元气充足则健康

元气不足则生病

元气耗尽则死亡


但却有人错误地认为:元气是唯心主义的产物,世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元气。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相信肉眼看见的东西,自然也不相信阴阳、五行、经络、气化的存在。

比如他们相信肿瘤切掉之后,就是真正治好了、痊愈,殊不知手术会使得元气大伤,危害极大。


提到元气,也就不得不说说咱们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要完全理解阴阳五行确实有些困难,毕竟日常里经常听到的五行阴阳,总是和封建迷信沾边的。

什么人什么环境下经常提起并出现阴阳五行呢?路边不靠谱的算命先生。他们张嘴闭嘴就是阴阳五行,什么五行缺土五行缺水,名字里最好带些相关的字,硬是把阴阳五行搞成了封建迷信。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医所讲的五行并非封建迷信,而是有依据的。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中医阴阳五行与元气。


中医认为,人体当中存在着一股非常重要的气,它就是元气,也可以叫阳气、真气、真元。

那元气到底是什么呢?

泰山有一个叫做桃花峪的山谷,山谷的口子上有一座道观,叫做元君庙。进门的影壁上,画着一个大大的阴阳鱼,旁边写着一个字:炁——上面是一个无,下面是四个点。

这就是古人最早对气的解释:无代表没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四个点又代表有东西存在。所以从字面分析,气,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着的东西。


古人认为:人的生老病死,一切生活、活动,都与“气”的变化有关。

换到西医语境中,这个气其实就是能量,气的变化就是能量补充和消耗的循环。关于“气”和“能量”,两者有所相同,但中医所说的元气还有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能量这么简单。


中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气

包括我们所说的阴阳五行

也都是在研究气的运行


过去由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足够精密的仪器来协助分析。所以,一切都只能通过思考,透过现象去分析现象的本质。那么,古人是怎么发现气的存在的呢?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擅长思考的民族。长期生活生产中,古人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什么人可以说话、可以活动?为什么人睡着之后醒过来,死了之后却再也起不来了?想要分辨倒在地上的人,到底是晕了还是死了,需要走到跟前才知道。

这些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一口气。

古人发现,人从出生到死去,气会随着身体的成长和衰败而变得逐渐强大到慢慢衰落。

气活跃了,人就会清醒、活跃;气蛰伏下去,人就会睡觉。气是与生俱来的,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不足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随着人体逐渐衰老,元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弱。

说完元气,我们再谈谈元气的变化、运行。

其实,人的一切生理变化其实都是气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最重要的就是元气及其运行规律。

我们的祖先不仅发现了气,而且还发现了它在不断运行,平时说的肾气、肝气、脾气、心气、肺气其实都是关于气的变化,心肝脾肺肾代表着人体系统之间“气”的运行。

经过长期思考、总结,古人发现了气的运行规律,即:人体阴阳五行。

气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中水的运行规律有点像。水一直处在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受热之后变成水蒸气,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之后又会变成雨水落回地面,这就是水的循环过程。

元气在我们身体内也是如此,有上升也有下降,不断运行。所以不管是水循环也好,元气运行也罢,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部分。人体内元气的阴阳,是指任何一个人体内的元气分为上升和下降的两个部分,上行为阳,下行为阴。它们是一股气。

就像一座山,山北为阴,山南为阳,但它必须是同一座山,河流有阴阳,河南为阴河北为阳,它必须是同一条河。换到人身上,就是前胸为阴,后背为阳,它必须是同一个人的前胸和后背。养阳气为什么要晒背,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本质是元气的运行,而运行的规律就是阴阳五行,把阴阳五行和与元气弄明白了,才知道该怎样获得健康,才知道怎样正确养生、科学养生。


关于阴阳五行的分享先到这里了,接下来会继续给大家带来中医元气、中医养生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关注、转发,分享给更多的家人朋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元气   阴阳   中医   封建迷信   古人   人体内   能量   规律   人体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