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躁,不生气地正念回应孩子抢东西

今天,娃娃们去超市,各自选了一样自己喜欢的零食。到家,老二非要老大选的香肠。姐姐不给,老二硬抢,不成功就大哭。

我瞬间想到了平日看的好几种方法。譬如引导老二交换,或让老大分老二一点,或我再安排买,或带她去冷静空间,或引导老大谦让,又或让她们自己去外面解决完再进来……

但我都停下来了。

为何我这么急于解决问题?

深吸一口气,随着正念的吸气,我感到头皮紧紧的,脑干硬硬的。随着正念的呼气,一丝丝舒缓的感觉从原来紧张的部位扩散开来。十秒内,我完成了照顾自己的功夫。带着明显平静下来的心情,我来到号哭的老二身边,这时《你可以不生气》一书中的句子涌上心头。“看到想要的却得不到,是很难受的感觉。你是需要自己冷静一下还是需要爸爸拥抱着一起呼吸?”老二一下子扑过来。

短短十几秒,三岁的小娃娃竟然就自己调整好,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我之前面对这种不讲理的情况,是很上头的。即便看书学了很多方法,但运用时,背后的心情总是难以抑制的恐慌,焦躁甚至愤怒。

我曾经无法忍受孩子的哭声和眼泪,实际上是没法面对强烈感受袭来时的自己,说白了,几十年间都没有掌握一种自己照顾自己的内在功夫。学再多的技术流,背后的心神都是很辛苦的。

在修习正念之后,通过观察呼吸获得的短暂定力,逐渐可以在几秒内让自己舒缓下来。这时才真的发现,原先的技术流只是招式。自己有了功夫,那种稳定才是内功。功夫得不得力,更要看动中的本事。打坐时状态再好,如果不能把经验用在日常生活中,那还是作用不大。

能够在动中应用,譬如再遇到之前容易生气焦躁的情景,可以让自己快速安稳下来的良性反馈,才是自主自发继续正念用功的内驱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大分   焦躁   生气   脑干   舒缓   冷静   呼吸   功夫   娃娃   东西   感觉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