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台禅寺体味静、净、敬

犹如在家里或店铺供奉一尊菩萨塑像的人,不一定就是正宗的佛教徒,而到了台湾中台禅寺的每一位游客,也绝非是虔诚的佛教信徒。

据说,台湾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是佛教徒,近五分之一的人是道教徒,岛上登记在案的寺庙共有14000多座,平均每个县市有600座。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大陆则被称为是信仰缺失的地方,公众有没有宗教信仰,从来就不是问题。儒家传统的敬鬼神而远之被演绎成多数公民的无神论之后,我们的同胞一旦接触到西方的文化环境,往往会给人有“这是一个心灵没有约束的人,因此是难以信任的”心理印迹。

且不说西方人是怎么看待我们,自跨入中台禅寺山门那一刻起,佛门圣地的静、净、敬其实也反证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陆同胞的“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按照行程,台湾文化年•环岛豪华八日游的第二天,我们抵达也许是全球最豪华的高37层的中台禅寺的时候,正值下雨。

中台禅寺位于南投县埔里,由惟觉住持率众僧侣在1994年创建,历时3年规划、7年建设,占地30多公顷,耗资30亿元(又说51亿、60亿)新台币,均为信徒捐赠,于2001年9月1日落成,可同时容纳2000名僧尼和1000名居士居住修行。中台禅寺规模庞大,外观融中西工法,建筑高度从地面到塔尖达140米,乍看彷佛是金字塔形态,寺顶高耸壮观,气势恢宏为亚洲寺院翘楚。

雨雾迷蒙,寺院高大门楣下的一块大红横幅仍然显得十分耀眼,横幅上书写的是:中台禅寺一百零一年度春季僧众精进禅七。寺院正面是三扇高大的山门,导游说山门高11米多,重达6吨,但开关自如。山门两旁设有几个供游客存放雨伞的架子。

“禅七”是佛门禅修的一种仪规。禅宗的“打禅七”极为隆重,为期一般为七个周期四十九天。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二千位居士前来体验禅门宗风,共契心源,一个个鼻对口,眼观心,如泥塑木雕般端坐在座位上,全身心地投入这“打七”之中,一片肃静。

中台禅寺的修行者和义工文化素质都很高,其中不乏博士、硕士和各类专家,大家的出世、入世观念非常好,让人感觉到这里既是一处用功的修炼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给你心灵安宁净化的场所。所谓“万语不如一默,百动不如一静”,一个安静的环境的确有利于修身养性。

享受着禅门宗风的德润,中台禅寺感受之一就是静。

在游客过往密集的殿堂,时不时的可以看到身着白色衬衫和土红色马甲的义工,她们手中举着“请保持安静”字样的牌子;而在殿堂的显眼处,也张贴着“禅修期间,请勿喧哗”字样的告示牌。说实在话,远离红尘与喧嚣,到了如此庄严肃穆的境地,想喧嚣也得看四大天王的佛面。

四天王殿为中台禅寺主体的殿堂,弥勒菩萨像供奉于殿堂中央,其身后是身着甲胄,合掌擎剑的韦驮菩萨像,四大天王像则分镇在殿堂四周。四天王以山西黑花岗岩雕制,每尊石像有十二米高,重达一百多吨。四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天王手中所持法器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最巧妙的是,四大天王均与身后的柱子合二为一,但由于视觉关系,如此高的天王像面部感觉会小一些。于是,每尊天王均雕成四面像,既克服了视觉感官上的缺陷,又使得一尊天王具足四尊天王的功力。

中台禅寺和所有的台湾寺庙都不收门票,也不卖香火。不像大陆的寺庙先按各色人等收下金额不等的门票,一旦进到寺院,本是无欲无求的信众陡然成为烧香祈福的香客,香火费日渐高升,听说逾千元一炷香的千万别被吓晕。借着游客忍受烟熏火燎的背影,有人评价国内的寺庙是“香火旺而道风衰、信众多而正信失”;也有人以为,看一座庙宇是否灵验,观其香火是否兴旺足矣。

所谓佛门净地,佛国净土,不少人都希望暂时远离染污的世俗社会,来到佛门净地获得身心的清净。

中台禅寺没有香火缭绕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香火对空气,对建筑物及塑像等陈列品造成损坏,他们认为,香、灯、花、果都是可以供佛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心随境转,由境生心,由清净境生清净心。没有香火,不能烧香点烛,信众们在中台禅寺供佛都是用盛在小瓷碟里的鲜花,倒也显得清雅别致。

保持一个整洁干净的修身环境,无论对于出家人、信众还是观光客,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中台禅寺感受之二就是净。

大雄宝殿内有一尊坐在布袋之上,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据寺内一位解说的女师傅诠释,弥勒曾化为“布袋和尚”来点化世人,因此一般供奉的弥勒菩萨总是把布袋挎于肩上,而这尊菩萨却把布袋放于脚下,让人细细体会“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的感受。弥勒佛两旁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女师傅因此引导大家:笑,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现在就试着笑一笑,把所有的烦恼都去掉。

其实,并非每一尊佛像都会给人带来这么轻松的感觉。

供奉于四天王殿两侧的十八罗汉像一字排开,沉思、冥想、修行、辩论,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十八罗汉受佛释迦的嘱托,不入涅槃,永住世间、护持正法。坐姿的十八罗汉像,据说表示对涅槃佛祖的悲伤之情。

中台禅寺二层大雄宝殿中央端坐着目光凝炼、静穆安详的释迦牟尼佛像。大雄宝殿就是佛教寺院道场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寺内的女师傅说,这尊佛像的材质来自释迦牟尼故乡南亚地区的红色花岗岩。在灯光照耀下,泛着红光的花岗岩雕像为大殿营造了一种红尘世界的气氛。

回到大厅中,目光正与韦陀的怒目相视;四大天王或怒目,或仰首,神态不一,站在如此高大的神明前,顿时感到凡夫俗子的渺小。联想到释迦牟尼的静穆安详,四大天王从四面审视,每个人也许都会有一种负罪感,只想赶快离开这里。

依礼或依规矩,在寺内或者佛像前不能拍照。正是应了大陆游客“无知所以无畏”那句话,在怀着虔诚的心,双手合十静静祈祷的信众中间穿越着的些许游客不时用相机取景、对焦、按快门——我亦未能幸免。

据说,凡是台湾发生重大灾害事件,第一个赶到现场救助的往往都是众信徒,而政府和士兵则跟随其后。虽然不知参加中台禅寺春季僧众精进禅七的居士、寺内的修行者及更多的信众是否修炼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高度,中台禅寺践行恭敬、善待一切众生的理念,已经在不同层面回馈了社会。

敬,于是成了中台禅寺感受之三。

告别中台禅寺,在心中默念:寺院是神圣之域,佛门圣地;此处不可有非分之想,越礼之行;须以虔敬之心瞻礼。


中台禅寺正面三扇高大的山门


四天王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释迦牟尼   天王   山门   佛门   台湾   佛像   寺院   香火   布袋   殿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