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方面培养5-13岁孩子的情感和智力

第一、处理好自己的情感。

1、学习了解自己的心情,了解自己何时高兴,何时心情低落;

比如说有些孩子,在家里拖拖拉拉,不想完成家庭作业,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后,会产生一种焦虑。当一个小孩不开心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心情,而他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2、情感的表现

不需要用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在生气吗?”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个小孩在得知自己消极情感根源的时候,才能稍微缓解一下自己的不良心情。

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感。

处理消极情感,即儿童情感控制能力。主要是能够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愤怒和悲伤情绪,并且能够进行情绪的调整。有些时候,消极的情感不止用言语来发泄,还可以用运动、音乐、聊天来减轻,还可以向别人求助。

第二、伙伴之间的合作。

我们对儿童进行情感智力的训练,结果表明,许多儿童在与伙伴相处上遇到的困难比较大,并非每个儿童都能与小朋友和谐相处。

在同学之间,无论是在小孩的世界里,或是在成人的圈子中,总有一些矛盾和冲突发生,比如说:在集体中被排斥,被别人不了解等等。因此,儿童能否了解别人的情感,是一项很关键的技能,我们称之为同理心。

然而,在此期间,当儿童表现出对别人的关心而忽视自身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关注。我们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让他们彻底迷失自己,要让他们和自己的同伴保持平等和友好的关系。

第三、专注和学习能力。

孩子们在学校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读书,他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之中。该程序要求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能够对新鲜事物和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为新知识而努力。

在此期间,重点在于对儿童注意力的训练和其它的学习能力的训练,例如:对学生的注意力、阅读和计算能力的训练。

第四、应对压力的技巧。

小孩子要有一定的抗压性,也就是抗打击的心理素质,不少父母反映,他们的小孩在面对挫折时会畏缩。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能够战胜挫折。

第五、自律

自律是心理上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而高中生的自律能力要强于初中生,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机能在逐渐的发展。

许多父母说:我的小孩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情商能力,例如:儿童对电话上瘾,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业,这要看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六、在群体中的表达能力。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侧重于训练儿童的领导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儿童都能在团体中担任领袖。这要求小组的领袖和其它的人合作,即在团体中的工作。

第七、乐观的思想和主动的精神状态。

有的小孩看待事物的态度是负面的,他们总是认为人们对他们不友善,总是在嘲弄他们。这就要求儿童养成正面的思想,从小学起就有很好的根基。

进入初中后,儿童将面对更多的学习,因此,在进入高中前,要学会接受自己,认同自己,对自己的前途抱有一种积极的期望,并乐于为此而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情感   作业   消极   智力   情绪   小孩   父母   自我   能力   儿童   孩子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