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身体的变化 了解变化,拒绝抑郁


生殖器官的变化

生产时,宝宝从子宫颈娩出。分娩之后,母体下腹部摸到一个硬块就是子宫。子宫在产褥期逐渐缩小,最终恢复到产前的大小。在恢复的过程中,子宫逐渐下降,降到盆腔内。在10日左右在肚子上就摸不到硬块了。也就是说在10天左右,子宫入盆。入盆后子宫还会继续恢复并于42天左右子宫恢复到没有怀孕的状态。

子宫内膜随着恶露逐渐排除。子宫内膜会逐渐的变成碎片,排除。之后子宫生成新的子宫内膜。在生长出新内膜之前,子宫会出血,这也是恶露的产生。产后1周内子宫颈口依然时开放的。在1周左右,子宫颈内口关闭。4周左右子宫颈恢复到没有怀孕时的松紧状态。

生宝宝后,阴道弹性会降低。产后阴道弹性会逐渐恢复,但很难恢复到怀孕之前的紧张度。由于分娩的损伤,产后外阴会出现水肿,这种水肿产后2、3天后消失,会阴不那么胀疼。会阴的撕裂和侧切3、4天逐渐愈合。但愈合并不代表不疼。所以月子里会阴的疼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骨盆底的肌肉发生了过度的伸展,导致弹性 降低,通过产后康复训练,骨盆底会逐渐恢复原来状态。

其他方面的改变

乳房的改变,产后2-3天内乳房不会肿胀,3天后开始发生涨奶的生理现象。通过正常的哺乳,可以逐渐消除涨奶。

血凝的变化,孕妇怀孕期间血凝会自发的发生变化,以防止生产时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但即便如此,生产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定的失血。生完宝宝血液依然是高凝状态,此状态下容易导致血液凝固容易发生血栓。所以产后一定要多下床活动,穿压力袜以防止血栓。

失眠,产后的兴奋、伤口的疼痛等原因导致的失眠。家人一定要照顾好产妇,让产妇充分休息,以更好的恢复体力。好好睡一觉让身体快速的恢复体力。

大量出汗,也叫月子汗、入汗,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大概持续十几日。

腹胀便秘、排尿增多,产后胃酸减少,腹肌、盆底肌松弛,所以产后容易出现腹胀和便秘。由于孕期身体储备了很多水分,所以很多妈妈们发现产后自己产后一周“尿的比喝得多”,但有部分产妇对插尿管的排斥反应比较大,所以会有尿不出来的感觉。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水流、吹口哨等方式促进排尿。避免排尿困难。


坐月子

坐月子是改善体质恢复体力的重要时期,有人说“月子做的好体制好到老”并非无稽之谈。因坐月子期间疏于对身体的照顾导致的月子病,只有再次坐月子才能调养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产后   骨盆   子宫颈   会阴   月子   产妇   子宫   弹性   抑郁   体力   状态   身体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