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个人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做到这3样


文/民生周刊



人人都向往自由,什么是自由?

康德说过,“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

孟德斯鸠说,“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

“真正的自由,不是往外,而是往里。”对人,不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对己,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时刻内省,反思记过。这样的人,无论在哪儿,面对生活都能安之若素。


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林清玄曾说:“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不同的人,处境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很正常。


1936年,画家张大千首次在英国伯灵顿举办个人画展。


当时的英国人接触中国画不多,参观者无不叹为观止,于是请求张大千即兴画一幅,张大千盛情难却,就临场发挥画了一幅水墨牡丹图。收笔后,张大千端起茶杯含了一口茶,随后“噗”的一声把茶水喷到了画纸上,顿时,纸上的牡丹犹如久旱逢甘露,绽放得更加美艳动人了。


围观者都鼓起了掌,可有个英国当地画家则很不以为然,他扯开嗓门傲慢地说:“原来中国画家是靠茶水的魔力来喷画的,这也是绘画艺术吗?”


此时的张大千没有反驳对方,也不认可他,笑而不语,从容地收拾着桌子。


事后,几个学生不解地问张大千:“谁都知道这是中国水墨画‘23技法’中的‘冲墨法’,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只需要几句话就能把他说得哑口无言,可你为何什么也不说呢?”


张大千笑着回应:“我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说得哑口无言呢?若他对中国画真没兴趣,我也没必要解释太多;如果他有兴趣,我同样不需要解释太多。”


几天后,那个英国画家才认识到那是中国画的技法,他被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和开阔的胸襟所折服,登门向张大千道歉,并和张大千成了好朋友。


真正的事实,由多个面向构成。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角度、认知层面的不同,都会影响其眼中的结论。因此,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那种急于辩解和纠正的冲动。


君子讲究和而不同。人了解的事物越多,便越明白自身的渺小。当我们有静心聆听他人观点的姿态时,内心也不再会逃避自己的“未知”。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与人相处发生矛盾时,先宽恕别人,再反省自己,思考事物本身,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不喜欢遭人批评,所以先反思自身;因想要得到他人宽恕,所以先原谅别人。


过程上克制自己纠正他人的欲望,就能获得结果上的自由。拥有以退为进的智慧、换位思考的力量,更容易让结局以共赢收场。以上,都是智者的行为。



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在村子里的小学女教师,不顾家人的疯狂反对,执意辞职考研,她说她不想在20多岁就活成了60岁的样子。结果没有考上。


第二年,她坚持继续考研,这次未婚夫全家也以婚事为理由劝她放弃考研。她没妥协,可惜的是,“二战”又失败了。


这位姑娘仍然没有放弃,她扛住了身边的冷言冷语,“三战”考研成功上岸。


她说:“在等待和煎熬的日子里,我越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


女孩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一位教授说过的话:“我给不出你一个万无一失的成功法则,但我能告诉你一个失败法则:永远尽力取悦所有的人。”


人生不是光活给别人看的,人生的价值,得由自己去实现。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的人生,就像一只没有船桨的木船,它摇摆不定,找不到方向。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生活中,我们不要习惯地将他人的质疑背负在自己身上,也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别人。


站在树上的鸟儿,从不担心树枝会折断,因为它的底气来源于自己的翅膀。心中有光的人,也自然不会害怕被谁冷落,因为他的温暖来源于他的自信。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网上有句话写得颇为有趣: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想就通了;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了。


自律即自由,懂得反省自己,是一种难得的自律。


内心坦荡的人,遇到事情,往往都会选择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他们会把外界的种种批评,总结成自己的养料,并不断分析自身不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直至做到自己满意。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做了一件好事,便投一粒黄豆,若内心有不好的念头,言行有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去看,他发现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修炼和完善自我,终成一代德高望重的名臣。


常思己过,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教养。遇到问题,推卸责任、怨天尤人并不能解决事情,定位高一些、眼光长一些,会发现,反躬自省、先找自身原因,问题可以解决得更顺利。


懂得自省,是一个人成熟的必修课。它就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映射出自己的不足,当我们及时发现并改正不足之处,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


人生在世,唯有向内归因,才能向外成长。


我们常常以为拥有了很多东西就会实现自由。其实,真正的自由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无需掩盖,也无需讨好,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也勇于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生活中的幸福和自由,源于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做不断进步的自己,是最重要的事。





主播:冯璇璇

法律人,新媒体主播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洞见(ID:DJ00123987)国学生活(ID:gxsh789)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自由   中国画   黄豆   画家   民生   周刊   事物   内心   身上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