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伊朗女孩,不戴头巾爱K歌,这里水比油贵5毛一升还觉得贵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83位真人故事

我是苏梦洁,今年26岁,是一个地道的伊朗女孩儿,伊朗是身处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饱受制裁的“中东石油大国”。

我童年时生过一场大病,幸亏父母相信中医,延续了我的生命,也让我和这个东方大国结下了缘分,长大后,我开始从事伊中两国的旅游工作。

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不爱戴头巾,喜欢KTV唱歌,爱在中文app拍视频,交中国朋友。但我不是异类,只是一个追求时尚的年轻女孩儿。

(上大学时,就向往着能去中国旅游)

接下来,在我的故事里,你将领略伊朗美食美景,我还会告诉你,为什么女孩子可以不戴头巾了?为什么这里的汽油5毛钱一升,还有人觉得贵?

1996年,我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家一共四口人,我还有个妹妹,比我小两岁。父亲从事艺术工作,母亲开了一家美发店。

父母为我们姐妹俩创造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和妹妹是在父母的疼爱和关心中长大的。

但是,父母从来不会溺爱我和妹妹,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严格要求我们,比如早睡早起、互相帮助、要有礼貌等。

我们居住的房子很大,还有个种满花草的大院子。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每天放学后,喜欢在后院里撒欢玩耍。

(我和妹妹从小到大都是形影不离)

玩累了,妈妈一声呼唤“吃饭啦”,我俩赶紧洗好手后,坐到餐桌前。谁都不能提前开动,要等着爸爸妈妈都上桌了,才能一家人一起开始吃饭。

我在5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妈妈带着我四处求医,所有看过的医生都说我没有希望了,根本无法康复,给我判了死刑。

但是我的父母却不肯放弃我,正规医院治不了我的病,他们就到处打听,希望能找到特色疗法拯救我。

幸运的是,爸爸妈妈接触到了中医,对于中药、针灸、按摩拔罐,他们虽然了解的不多,但是作为波斯帝国的后裔,他们相信古老的中华文化。

于是,我的父母带我找到中医馆,开始给我进行中医治疗。每天我都要喝中药,药汁熬得黑黑浓浓的,虽然味道很苦,难以下咽,但是喝完后,我的精神却越来越好了。

(小时候,中医救了我一命)

在中医的慢慢调理下,我终于痊愈,恢复了健康。

我童年时候遇到中医,挽回了我的健康。长大之后爱上了中国,在大学学习中文,我和这个国家的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父母还特别重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母亲,对学习成绩要求很严格,都说中国的父母“望女成凤”,其实,我的父母也一样,希望我们有个美好的未来。

父母的教育造就了我的性格,勤奋又自律,上学时就一直是学霸,到了大学,我的学习成绩更是常年排名第一。

我和妹妹考大学前夕,叔叔建议我们报考中文系,他是做国际贸易的,经常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他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领跑全球。

我的父母也认为,将来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而我们姐妹俩对神秘的中华文化也特别好奇,还希望学成后,也能和叔叔一样,从事伊中两国的外贸生意。

(伊朗的传统服饰,你喜欢吗?)

于是,在2017年,我和妹妹一起考上了贝赫什提大学,它的前身是伊朗国立大学,是伊朗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我俩来到这里的中文系学习,主修商务汉语。

开学后,我们班同学都要给自己起个中文名字,我起的名字是“苏梦洁”,意思是“纯洁的梦”,我妹妹起了名字叫“苏雅静”。

上大学时,我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和他们学会了包饺子,还经常一起相约着吃火锅。大家围坐在一桌上,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边吃边聊。

我特别喜欢吃火锅,每次看到锅里翻滚的肉片、蔬菜,气泡在咕滋咕滋地冒着,夹起来吃到嘴里后,那个麻辣鲜香、浓郁厚重的美味,瞬间就感觉自己被温暖幸福包围着。

在大学学习中国文化后,我才知道,原来在那个国度,竟然有“龙”的传说。大学时,我还爱上了浓烈热情的红色,也开始喜欢穿优雅舒展的汉服……

(我穿汉服好看吗?)

汉服的宽袖长袍,我穿上后马上就感觉轻松恣意,腰间再系上一条腰带,凸显出纤细的腰身,会显得格外潇洒。穿上后,我感觉自己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

上大学时,最让我难忘的,是2021年的春节。我当时在上大四,中国驻伊朗大使馆邀请贝赫什提大学的优秀学生一起过节。

我和雅静见到了驻华大使以及大使夫人,大家一起畅聊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心得体会,我们还收到了红色喜庆的新年礼物,那天,我感觉在伊朗找到了中国的家,实在是太荣幸了。

我们姐妹俩在大使馆内拍照留念,还专门录了视频上传中文平台,在镜头前表达我们对中国的热爱。随后,我还为2021丝路嘉年华录制了一段做美食的视频。

不管伊朗如何饱受制裁,中国对待我们始终平等相待。我永远爱我的第二个家,真心希望中伊友谊万岁!

(我们大学生和常华大使及夫人合影)

那时,我已经下定决心,等到大学毕业后,也要从事相关工作,为两国的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于是在2021年,我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中文导游的工作,还兼职做翻译。这个工作可以让我接触更多的中国人,为他们介绍波斯文化,加深彼此的了解。

我的家乡德黑兰背靠大山,面朝沙漠,这里有众多的文化景点,比如伊朗国家博物馆、巴列维皇宫建筑群、伊朗玻璃制品及陶瓷博物馆、地毯博物馆……

在德黑兰现代艺术博物馆,甚至收藏有梵高、毕加索的作品;伊朗珍宝馆还藏有波斯御宝,包括有王冠、权杖、古波斯头饰、宝玉及钻石等等,数量庞大,耀眼炫目。

我带着中国游客们欣赏价值连城的珠宝,徜徉在古老的宫殿里,头顶上垂坠着巨大的水晶吊灯,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皇室曾经的庄严和奢华。

(伊朗有很多的博物馆)

有中国朋友调侃说,来到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刘邦入了汉中就想称王了,谁能抵抗住皇家奢侈的物质生活,以及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势呢?全天下的皇帝莫不如此。

中伊两国的文化同样古老悠久又灿烂,你们来了一定会大饱眼福的。欢迎中国的朋友们来我的家乡旅游,到时候,我来给大家做导游。

我发现中国游客们也非常喜爱伊朗美食,尤其是伊朗烤肉,我们不吃猪、狗、兔、驴肉,所以烧烤的肉串都是牛羊肉和鸡肉。

中国人都说“烧烤和啤酒是绝配,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但是,对于我们伊斯兰教信仰者来说,不能喝酒就是烧烤解决不了的事情。

我们的俗话说的是“热馕热烤肉”,搭配烤肉的是馕和各种生食蔬菜,还有酸奶、盐、水混合而成的饮料,以及每顿饭都有的香米饭。

(伊朗闻名世界的除了烤肉,还有地毯)

伊朗的美食很多,除了烤肉还有羊肉泡馍、羊脑汤,各种酸奶、甜品(藏红花冰激凌),石榴鸡、面包馅饼等等等等。

我带着中国游客游玩伊朗时,他们经常被本地人搭讪。我们对中国人真的很热情,会邀请客人来家里吃好喝好玩好,彻底让你流连忘返,爱上这里。

其实,中国朋友们来旅游除了游览美景、品尝美食,最想了解的,还是伊朗独特的文化风情。

比如,伊朗女性现在还用戴头巾吗?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都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黑色头巾。那黑色屏障隔绝了容颜,模糊了身材,形成一种视觉震撼,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这不是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决定的,在我们这里“戴头巾”不是社会风俗,而是法律规定,如果不遵守,会被道德警察警告甚至逮捕。

最近伊朗举行了很多抗议活动,我们的男足在世界杯上拒绝唱国歌,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支持女性不戴头巾的自由。

(我喜欢红色,不喜欢戴头巾)

于是,在2022年12月3日,伊朗已经宣布取缔了道德警察,并且也在重新讨论强制戴头巾的法令。

如今,很多的女孩子出门去公共场所,都勇敢的摘下了头巾,现在她们有了自由的选择。明年的夏天,应该会感觉格外凉爽吧。

在德黑兰,很多女孩子都已经打破传统禁锢,选择进入社会工作。虽然工资不高,普遍只有2000左右人民币,但是,总是可以补贴一点家用。

伊朗除了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在这里你们体验这里奇特的不同于中国的生活怪相。

比如说在伊朗,汽油比水还便宜。但还会有人觉得油价贵!很多人已经知道了,我们这里的汽油5毛钱一升,而且还会有补贴。实际上每个伊朗人每个月还有60升油的补贴,算下来也就是2毛人民币每升。

(姐妹俩去洗车,比加油还贵)

但是即便这样便宜,我们这里的出租车司机还有一些私家车,他们还是嫌弃贵,因为还有更便宜的选择,那就是压缩天然气。

对于伊朗的司机来说,加满一箱油要30元人民币,而加满一箱天然气,只需要3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当然,肯定会有不少人选择更便宜的天然气,而不是汽油,所以,他们觉得油价5毛,还是贵了。

而且,我们这里洗车也比加油贵,因为洗一辆车需要40-50元。所以,当中国朋友告诉我,在你们那里,加油就给免费洗车时,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在我们这里,一周前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40000+里亚尔,而一周后的今天,1元已经是63000里亚尔了。如果你月薪1000元,来到这里就是“千万富翁”。

(伊朗女孩现在都很时尚了)

但是,这一切对于伊朗人来说,就是灾难了,货币贬值如此之快,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一箱汽油的钱甚至买不到一瓶老干妈。

对于中国朋友们来说,来伊朗游玩的费用却更加便宜了,巨划算,你们确定还不来吗?

但关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给我切身体会最深刻的,还是我的中国朋友们,带着我打破了伊朗的文化限制,体验了一回唱K的畅快淋漓。

大家都知道,在伊朗没有KTV、没有酒吧,女性不能在公众场合唱歌跳舞,很多爱唱歌的女士,只能去到国外当歌手。

我的中国朋友知道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说,年轻再不疯狂就老了,想唱就一起唱吧。

在大家的坚持下,我们打造了一场家庭KTV。一起买了麦克风和扬声器,到了晚上,拉上窗帘、打开灯光,朋友们的聚会开始了。

(我去中国旅游时,还想去唱K)

我们扯开喉咙,唱着中伊两国的流行歌曲,我和中国朋友们完全释放了天性,又蹦又跳尽情展示着自己。哪怕是走调跑音,也是自由发挥,头发一甩,我们都是K歌之王。

我学会了唱很多中文歌,其中一句“忍不住的欢笑喝不完的酒”,唱出了当时我的心声。朋友们喝着我带去的酒,欣赏了我生平第一次的公开唱歌。

那个晚上,我们玩得非常开心,一起欢唱畅饮,一起开心聊天,从晚上8点一直嗨玩到了凌晨5点多,酣畅淋漓,尽兴而归。

我至今都难忘那个夜晚,让我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善良热情和认真执着。

现在,我听说中国放开了,从1月8号以后,就可以正常办护照出来旅游了,也可以来伊朗学习工作、做生意了,我特别开心。

(我阳3次了,好了就喜欢去旅行)

关于疫情,伊朗放开的比较早,截至目前,我已经阳过三次了。前两次分别在2021年的9月和2022年的2月,那时候发烧、头痛腰痛等症状,我都经历过。

但是在2022年的12月,我第三次感染时,就不严重了,只感觉喉咙有点痛,在家里多喝热水,休息几天就好了。

所以,大家不要害怕,身体调理好了,就可以正常生活旅游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家看了上面我的讲解,是不是对伊朗心生向往了?旅行真正的美妙就在于此,世界在你想要出发的一刹那,突然就充满了悬念。

我已经规划好自己的旅行,2023年3月21日到24日,伊朗也将迎来波斯新年。

届时,德黑兰的新年夜晚,街头会生起篝火,我们在“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驱邪除病,迎来光明和幸福的生活,和中国的燃放鞭炮,含有一样的意义。

(2023年,我和妹妹将要踏上中国之旅)

过完我们的波斯新年,我和妹妹雅静就会开启我们的悬念之旅:去中国!

我们姐妹俩会带着波斯新年的祝福,踏上早已心生向往的东方大国,那时候,遇到的中国人会怎么跟我们打招呼呢?

会不会是“哈喽,小昭,你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吗?”通过中国朋友我知道有个俏丫头小昭就是波斯美女。

我曾经遇到的中国男孩子都很勇敢,他们常常这样问我。当然,如果他们愿意入伊斯兰教,我们姐妹俩会考虑来一段浪漫的爱情之旅。

(我喜欢中国的汉服和茶饮)

我也会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拍成视频,充分展示给家乡人,搭建起两国之间的旅游桥梁,我觉得了解过后才会有爱。

2023年,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希望我们的旅程都能成真。


【口述:苏梦洁】

【编辑:织书香】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伊朗   头巾   德黑兰   波斯   中国   父母   妹妹   感觉   女孩   喜欢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