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非要靠“刺激”吗?稳定百姓预期,才是最佳途径

不知道专家发声不用交税,还是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总有一些不懂世道行情、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出来“放炮”,甚至搞得怨声载道、鸡飞狗跳。

继知名专家劝百姓拿出1/3存款买房以拉动经济之后,头条号认证为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原味农经”又发文称#专家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 是促进消费的最佳途径。

看到这个建议,吓得我赶紧查了查银行账户,才发现专家建议跟我没啥关系,连呼“还好,还好!”

个人认为,能够提出类似的建议,大致有两种可能:

第一,这些人根本不懂经济,特别是不懂国情民生,经济学专家的名头不知道怎么混出来的。

第二,其实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真的很坏,“总有刁民想害朕”。

实际上更重要的一点是,但凡希望用政策“刺激”的手段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专家,脑子里都充斥着官僚主义的孽毒。

毋庸置疑,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投资、出口基本靠不上边,只有在消费上作出贡献了,老百姓的存款是用来“救命”的,而不是用来“救市”的。

50万看起来数额很大,但又能做什么呢,你能保证养老吗,你能治愈大病吗,你能交得起购房首付吗,正当壮年的年轻人连结婚的欲望都被压抑,甚至不小心擦枪走火怀孕了都不敢生下来。

现在百姓头上有几座大山,已被压的腰弯背驼,喘不过气。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哪个不是独木难支,望洋兴叹。

再看看能有50万存款的都是哪些人。目前我国存款用户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以4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40岁以下的人群整体存款比较低,因为他们面临着买房、买车、置办家具、结婚生子的压力。

而40岁以上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手里没有存款,就没有抵御任何风险的能力。

所以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哪怕银行利息再低,也难以“刺激”他们消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不敢消费,主要在于没有稳定的预期。

就拿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房价来说吧。要想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引导大家买房置产,就必须要稳定房价。

房价像过山车一样,涨跌没有规律,今天买了房子,明天可能就要跌掉几万甚至几十万,或者被套牢了,连大放血甩卖都不行,你叫老百姓怎么敢买房?

连房子都没买下,怎么敢更多支出其他的消费?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手里有50万存款,明明知道40万就能买套房,绝不会大涨大跌,剩余的10万存款,消费起来就相对比较从容了,否则谁敢动买房的钱呢?

如果连这一点国情民生都不懂,建议专家就不要再建议了,否则很容易被骂上热搜。

你说呢?#头条创作挑战赛# #专家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独木难支   百姓   国情   存款   民生   老百姓   房价   途径   稳定   建议   专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