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搭建国际交流“空中走廊” 畅通海外人才“联系渠道”

1月18日,兰州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局长施玲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海外企业推介科技、产业优势和商贸政策。刘延新 摄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8日电 (记者 丁思)由甘肃省欧美同学会、兰州高新区18日主办的西北海创中心“企业欧洲出海行”活动在兰州高新区留创园线上线下“启航”,海内外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在线“云”集。活动旨在创新招商引才模式,畅通海外人才“联系兰州”渠道,助力兰州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该活动通过全球宣介、平台对接、落地聚才等形式,打造系统性、全链条的人才创新服务平台,现场宣介兰州高新区的产业生态、创新创业环境、人才支撑保障等,挖掘潜在合作机遇。

兰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郝敬新致辞称,近年来,兰州高新区着力构建人才“引育留”生态圈,坚持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科技创新同步实施、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研、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农业等领域的特色产品出口局面。

郝敬新说,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全国第35家“省部共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是甘肃服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兰州高新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载体。现有孵化面积近3.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6家(留创企业32家),营收千万元以上企业4家,培育了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诊断、生物芯片2个省级重点实验,吸引了美、英、法、德、日、瑞士等国家的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各类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171名(其中,国家级专家4名);建成了兰州高新区(北欧)离岸创新中心,“连线”瑞典、英国、比利时等国家,构建项目、人才招引新途径,对接科技研发合作,拓展企业国际视野,搭建发达国家与兰州高新区科技成果落地的“空中走廊”。

当日圆桌论坛还以“兰州国际化发展-中英合作经验交流分享”为主题,以更全面、更多元的视角探寻兰州对外合作路径,聘请3名海创中心导师,并达成两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助力西北海创中心建设。

“中国的创新发展、西北的创新发展是我们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人的底气,中英科技合作应该蕴藏巨大机遇。”中国驻英大使馆科技公参蒋苏南通过网络致辞称,气候变化、全球疫情、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众多共同挑战,都不是一国之力能解决的,需要各国的合作。新能源、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医疗卫生、老龄化社会等都是中英合作的广阔领域。

蒋苏南说,中英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互补性强。英国有很多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但本国市场小,企业难以做大。在大数据、AI、互联网等用户规模型经济上需要大市场、多情景的应用迭代,这方面中国恰有优势,中国的市场化、规模化能力很强,双方的合作能够取得互利共赢的成果。

该活动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国际商会、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兰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兰州欧美同学会(兰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中心联办。(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兰州   苏南   兰州市   甘肃省   人才   留学人员   甘肃   国际交流   畅通   高新区   中国   走廊   渠道   海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