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故乡的“帽儿魁”

我的故乡关中西府,从古至今盛产柿子,家家户户的庭前院后几乎都植满了柿子树。

每逢秋季树上挂满果实的时候,那种红火壮观的场面堪称别样的风景,近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家和艺术爱好者们,络绎不绝地前来采风、写实。从古至今,柿子树在人们的认知中寓意事事如意、红红火火,所以,现今许多情侣们在踏入婚姻殿堂时,往往把我的故乡作为他们婚照拍摄的外景地。

柿子

纵观历史、横亘地理,我的故乡无疑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更是西周时期的采邑之地。当年后稷教民稼穑于此,开创了农耕文明。回望历史,可以自豪地说,故乡是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起源之所。柿子树作为故乡一种古老的果树,据传已有3000多年种植历史。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便与天地共存、水土共生,是官民皆喜又最为普遍的一种果树。它生性耐旱耐寒,还能抵御各种病虫害。柿子树的生长范围遍布广泛,就果实的品种和外形而言分类颇多,有“黑柿子、牛心柿子、磨盘柿子、鸡心柿子、火晶柿子”等等。其中,“帽儿魁”柿子是最受故乡人们宠爱的柿子;而“帽儿魁”这一叫法也是故乡人对这种柿子耕植于心的深情表达,这种柿子的水分含量在所有品种的柿子中是最为丰富,它的学名应该叫水柿子。在众多的柿子品种中,故乡人为何要把水柿子赋予“帽儿魁”这一叫法呢?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古至今,柿子作为深得人们喜爱的多品种果实,皇家能膳食、百姓可充饥。但西府人口中“帽儿魁”的叫法,却是源于这种柿子的个头儿、外形以及它的口感和营养成分。这种柿子是众多品种中个头最大的,当属其中魁首无疑。它的形状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所以老百姓便给它取名“帽儿魁”,既生动又得认可。千百年来,“帽儿魁”的叫法一直延续不衰,时至今日依然是西府人们对水柿子的昵称。

小时候,常听到故乡老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万年柿树千年柏,柏树见了柿树叫爷爷。”在故乡人的心目中,“帽儿魁”是柿子中的上上品,不但果相伟岸,也是单果重量最大的一个品种,每颗果重通常在200克到300克之间,个头儿犹如人的拳头般大小。一旦出了西府,便就很少有人知晓“帽儿魁”这种叫法了。由此可见,西府乡亲们多么偏爱“帽儿魁”,其在心目中有多重要了。

“帽儿魁”成熟时,果面呈橙红色,果顶呈浓红色,硬度犹如苹果一般,外观艳丽迷人,但此时还不宜食用,需要及时从树上采摘下来储放。采摘后,自然存放20天左右,果体开始变软,水分充沛,糖度很高,肉质软粘。变软后的果体就可以随时食用,也可以静置存放于阴凉处长达两三个月而不坏,往往作为西府人除夕夜供祭先人的首选之物。

“帽儿魁”的食用方式简洁方便,无需水洗刀削,只需用手指从果实顶端轻轻地将果皮撕开一个小口提转几下,薄如蝉翼的外皮瞬间便可自上而下螺旋状剥离。剥皮后的果肉依然颤颤巍巍地保持着原有的形状,这时贴上嘴巴用力吸吮,不用咀嚼入口即化,似糖似蜜,解渴清凉,那种沁入心脾的美味实在奇妙。“帽儿魁”除了直接剥皮吸吮外,还可以把去皮的果肉和炒熟的面粉拌在一起,当主食享用,既方便食用,又顶饱又耐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黄河流域   故乡   故乡人   个头儿   果肉   农耕   叫法   陕西   柿子   果实   品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