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自己身处之地为后来的人开路

1母女之战

被这本书的简介所吸引,想看一看母女之间和解的一种可能性和解决办法,所以买了这本小书。但我所看到的却不仅仅是这一面。

人一生中要经历些什么,谁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长长的一生中有一些大家都会经历的事,也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排列组合成不同的类型,所以谁也说不好自己的一生会由哪些事组成,会经历何种滋味的人生。

生命看似很长实则也很短。一个无悔的人生是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会感到时间被荒废、被虚度。所以人都在这世上寻找意义和要做的事,一个人只有真正找到了才不会在回头看时心疼光阴流逝,而会满足的回答说:我的一生没有虚度,我拥有充实的人生且收获满满。因此要把生命尽量放在自己热爱且无怨无悔的事上面,以免悔恨悲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父母有父母的考量,孩子有孩子的追求。父母认为好的、对的,放在儿女身上不一定就能一下子被接受,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才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评判和选择。

在一本小说里,每一种情绪都能被书中的文字所勾起,让我体验一个百转千回的片刻,让平常日子里的情绪得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再次从书籍中得到一种共鸣。

长久习惯沉默的人遇到遇事就表达的人,沉默的人坚持认为遇事应该自己扛,不应有太多抱怨;而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因为社会给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他们便习惯了表达。如此,新旧人们之间的鸿沟也产生了,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并且认为他们坚持的就是好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究竟要经历多少争吵,进行几次拉锯,才能让双方尊重彼此的人生?子女是父母内心的寄托,父母们总是想象着自己住在儿女的身体中,但儿女们却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把自己的担心、忧虑毫无章法的投射到子女身上,是强硬的、不容商量的。但儿女们也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信念,他们也不想完全凭着父母的意志去生活。

人最难看清和读懂自己。如果父母们能看见自己的焦虑担忧源自何处,他们就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儿女们也可以有选择的吸收和接纳。原本是爱,但双方却在不断的争吵中忘记了他们的出发点是关心,于是变味儿的爱穿上了狰狞的外衣,彼此都想逃。

但其实我们可以先自行整理好思绪,再好好表达我们的观点。不是一定要吵才可以达到目的,往往吵也不会达到目的。

父母子女之间的和解或许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也不会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我们只是从丝毫不能容忍到逐渐可以不再那么强迫,这是一场无声的战斗,谁也不是赢家。

2关爱老人

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在寻找更体面的离开的方式。看到那些老人的处境,很难不感同身受,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离开的那天。为了使自己或后代能以更体面的方式离开,所以她要发声,要提出异议,希望能够改善这一不太好的做法,让每位老人都能体面的告别这个世界。

对待老人,要耐心、包容和爱,要传承,让每个人在变老时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真诚的爱。

我为珍的发声与女儿对学校的抗议是一回事儿,她们关心的都是自己心中在意的事。

我曾为珍年轻时耗费精力和时间去资助素未谋面的人而那些接受资助的人也没来看年老的珍感到寒心。我为珍的发声和为珍所做的一切,却令自己感到寒心。看,同样的感受,但人不到那个处境上永远体会不到。大家都只是在做令自己安心的事,每个人能考虑到和在意的领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希望后来的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不吃自己吃过的苦。都在尽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也为别人。人们不过是在互助,在自己关心和曾经历过的地方温暖和帮助后来的人。

3我与女儿

母女之间的冲突看似无解,但其实穿插其中的珍就是一个答案。女儿有女儿关心的领悟,母亲有母亲在意的地方,她们都在为身处其中的自己努力发声,试图改变这一处境,只是换了一种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目的   开路   体面   母女   处境   子女   在意   老人   父母   女儿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