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照着《黄帝内经》来养生,都有哪些养生的智慧

中医学是一门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生命科学,它不仅包括对疾病的诊疗,还包括对养生防病的指导,是我国传统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典范。被称为“医之始祖”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把这一观点论述得更为完善,如“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并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日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观点论述说明:人和万物同源共生,是天地宇宙自然衍变的结果;生命现象是自然“生化”与“极变”的动态过程。人秉人地之气而化生,与天地万物同源共生。凝聚着先人养生、护生的智慧,读懂参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定能活出精气神!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养生保健有两大关键:

一是终身注意护养肾气,在整个人体生命的自然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肾气的盛衰。人体肾气主要来源于先天,又有赖于后天脏腑气血的滋养。由于遗传及其生长时环境条件的差异,人的个体之间先天“肾气”即禀赋的强弱是有差别的。因此,一方面,是父母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妇育新生命过中的科学保健和慎养,对下一代的健康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黄帝内经》的论述和古今无数实例也证实,虽然人的先天禀赋及体质强弱之别,但只要能顺应自然,并加强后天的摄养、保健和防护,特别是通过调养脏腑气血,以充养肾气,确保阴阳平衡、形神兼备的和谐状态,多数人都可活过一百岁,即《素同·上古天真论》所谓,“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尤其是那些先天肾气特别旺盛,遗传基因好,而又善于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精于养生之道的人,则形体、精神、生殖能力比一般人慢很多,其身体健康可以保持到“年已老而有子”及“度百岁而动作不袁”的状态

二是往重人生健康与衰老的拐点,《黄帝内经》人的自然生命一般为一百岁左右,称之为 “天年”,又雅称”"期颐”、意思是通过自身的保养所期望达到的寿命。原文称,“四十岁,五胜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以40岁定为百年人生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即“拐点”。基于此人过40岁以后,就应该更加注意自身的养生保健,其生活行为要更加严格地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兼养”等摄生原则,并可以因人制宜地果取一些适时的“进补”措施,调和脏腑气血及功能,以有效固护和适度充养“肾气”,达到保护健康、养护生命,最整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都有哪些养生?

1、“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的饮食养生;

2、“智者之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的顺时养生;

3、“生病起于过用。”的运动养生;

4、“经络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经络养生;

5、“气血以并,阴阳相倾。”的气血养生;

6、“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的平衡养生,

7、“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病养生;

8、“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的情绪养生;

感谢您,我每天分享健康知识,赶快点击关注!记得点赞收藏,不要让我错过关心您的机会。








@今日头条 @西瓜视频 @头条小组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养生# #黄帝内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黄帝内经   化生   脏腑   气血   论述   先天   阴阳   智慧   自然   生命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