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的饮食误区-造成了大量患慢性咽喉炎的婴幼儿

慢性咽喉炎,这病本应该只是抽烟者的专属或者长期吃辣椒者有些也会患上慢性咽喉炎。但是,现在有大量的婴幼儿也患上慢性咽喉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多医生说是环境或者是体质不好,感冒后有几率患上慢性咽喉炎。我说真是狗屁不通,婴幼儿感冒后,那个父母会去拖病情不吃药,只有有些成年人感冒后不吃药,想慢慢拖好那个感冒,然后会得鼻炎的。这个是真的,我的亲弟他就是感冒不吃药,然后得鼻炎了。造成婴幼儿患上慢性咽喉炎的罪魁祸首——奶粉。喝多了奶粉的婴幼儿,有很大几率患上慢性咽喉炎,十个喝奶粉的婴幼儿就有7.8个患上慢性咽喉炎的。

慢性咽喉炎不能根治,只能缓解,只有增强体质免疫力,慢性咽喉炎就能得到缓解,也不能再吃那些辛辣燥热的食物,比如辣椒烧烤等。婴幼儿患上慢性咽喉炎怎会跟现在的科学育儿有关呢?

因为现代的科学育儿,写明婴儿辅食是要在六个月的时候吃。我也是按照所谓的科学育儿的各种要求去做,但是,发现所谓的科学育儿就是错误的,本身就没有考虑到我们基因的传承。只是认为婴儿什么时候吃什么,从来没有考虑到我们基因已经刻录了中华民族的婴儿怎样饮食的习惯。


我的孩子,就按照现代科学育儿,等到6个月后给辅食,但是,发现孩子已经依赖奶粉了,那个米糊或者粥根本就是不吃,或者吃很少,胃口很不好。恶性循环,奶粉喝的多,粥和米糊吃的少,将那个粥煮的花样百出都不行。由于奶粉燥热,最后孩子就有了慢性咽喉炎。孩子他爷爷说,十个喝奶粉的孩子就有7-8个孩子有慢性咽喉炎的。有慢性咽喉炎的孩子很麻烦,一旦感冒发烧,好起来很慢,感冒发烧必伴带咽喉发炎。

孩子他爷爷原本是个体医生后转乡村医生,有近30年的婴幼儿看病经验,乡村医生主要看孩子感冒发烧那类最多。他爷爷遇到喝奶粉的孩子,十个有7.8是有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是奶粉燥热有关,奶粉配着什么七星茶什么奶伴侣一起喝,一样没有用。

一直用人奶的孩子应该不会,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要工作,没工作哪有生活来源,所以很多宝妈是不可能带娃带到大的。所以很多婴幼儿都是吃奶粉长大,这个就是为什么现在婴幼儿多有慢性咽喉炎的原因了。另外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很多宝妈也是很快就没奶水,或者是第一胎的奶妈也是没有什么奶水的。我的孩子就是第一胎,他妈妈就喂了孩子吃了不到一个月的奶水,就只能喝奶粉了。

我村里有一个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是一出生就吃米糊,真的就是这样做的,这个家庭有两个儿子,生了大概有5个小孩,每一个小孩都是这样一出生就吃点米糊,人奶也有喝,不到6个月就能吃一碗粥下肚了。然后,听我爸说,他们家的孩子,有一个感冒发高烧的,就吃点药打一针退烧针——不是吊瓶。一天过后就好了,你们敢信,这么好的体质。而我的孩子感冒发烧,起码吃药吃上4.5天,有一次发烧都住院住了一个多星期,一天吊3瓶水,有人说他爷爷不是医生吗?你要知道乡村医生没有那么多的医疗器械,孩子感冒发烧,一旦高烧不退,肯定最好去医院的,怕感冒发烧没好,变成肺炎就麻烦了,要去照CT肺部看看有没有感染的。

我的侄子就是我弟弟的孩子,比我的孩子小6个月,我侄子他是有喝人奶的,喝到他1周岁,但是,他的体质也好不到哪里去,三天两头就是感冒发烧的,一吃药都要3天以上的。吃粥也吃不了多少。我爸为了我和我弟的孩子,为了提高他两个孙子的体质可是煞费苦心。

方法一:蒸参汤,没有感冒发烧的时候(自己用体温计帮孩子量体温),就用碗加两片人参,放大概五分之一碗水,然后在碗上面盖好一个盘子隔水蒸,要放到锅里盖上锅盖蒸。然后蒸上40分钟左右。

方法二:蒸鸡汁,用一个大瓷盆,中间倒扣一个吃饭的空碗,然后把一整只鸡切块,将鸡块铺满盆和碗的上面,再放几大片姜片,不用放水硬蒸,就这样放到锅里蒸上50分钟左右(整盆的鸡肉放入锅里隔水蒸,要盖上锅盖),那个鸡汁就会进入到倒扣着的碗里。好了后将鸡汁倒到一个空的大瓷碗里,先用水放凉后放冰箱速冻那里,冻到鸡油有结块,但鸡汁不能结冰,要经常看看。冻好后,拿出冰箱,用过油筛网筛油,筛出的鸡汁就无油了。 然后,热了鸡汁分两次给孩子喝,提高孩子的体质及免疫力。

两个方法一起用,可以提升婴幼儿的体质。我的孩子就这样,4-5天吃一只鸡的鸡汁和一个月左右喝一次人参汁,体质好起来了。但是,吃粥吃的少,这个没有办法,主要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跟喝奶粉有关系。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就吃米糊的孩子,胃口大和胃口好及体质好。因为,很多时候健康是吃出来的,病也是吃出来,所以,饮食要合理。我的猜想是不是跟我们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有关。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是最近几十年才好起来,营养过剩的。上个世纪80-90年代之前,别说营养过剩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更别说是中华民族以前的朝代了,能吃饱的都是只是少量的人,大部分的人是农民吃不饱的,没营养就没有奶水,所以以前的大部分婴幼儿都是吃米糊长的,那个吃米糊的基因已经刻录到中华民族的基因里面。所以一下就转变成婴儿前期吃奶粉,到6个月后才吃米糊类的辅食,因为吃惯奶粉就很难再去吃那个辅食了。而吃奶粉多又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得慢性咽喉炎。所以,再好的方法就是奶水和米糊混着吃,而且是一开始就给孩子吃,毕竟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来的,出生就吃米糊的习惯及基因。

我写的案列都真实的,没有造假。都是我孩子的真实情况,那个我村里的人的事也是真的。如果有哪位宝妈看到这个文章,请在评论区写一下你的孩子情况,是否印证了我的想法,以及是不是吃奶粉多的孩子,是不是多是得到慢性咽喉炎的。


欢迎关注,点赞及评论。

PS: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版权,请通知作者,马上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婴幼儿   科学   奶水   慢性咽喉炎   奶粉   体质   中华民族   基因   误区   饮食   医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