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准?央行放水?为什么我们工资没涨?收入更追不上房价呢?

首先降息,指的是降低利息,不论存款或是贷款;利息降低了,有的人敢贷了,有的人不愿意存了,总而言之,市面上的钱变多了。


疫情一来LPR变动记录

其次降准,指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俗的讲,就是较少库存,把钱放出去。


这是最近的一次降准,释放约5000亿元资金

而所谓央行放水,简单来说,就是把更多的钱放到市场里流通。

那么,有意思的现象就出来了。

根据一般经济学规律,当市面上的钱变多时,物价就会上涨;这个大家应该体会到了。

这样,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工资没涨呢?明明钱的总量增加了啊?

其实这个问题,按因果原因来分析,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国家放水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而不是给大家涨工资!

简单吧。

涨工资应该是次要的结果,而不是主要的目的。

直接这样说,大家肯定都是一头雾水,下面咱们来剖析一下。

首先咱们来看,什么叫刺激经济?

刺激经济的唯结果论,就是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加全社会就业岗位,活跃市场经济等。

这样来看,收入增加才会活跃市场经济嘛。

好了,不卖关子了,咱们从发钱开始说,因为这个也很有趣。

网上总有一些说法,叫“如果给所有人发钱,那就等于没发!”意思很好理解,比方说我和老王,他有1个亿,我有1百块,这时候超发货币,面值变成了十倍!

老王变成了10个亿,我的变成了1千块。购买力是不变的,所以等于没发!

有道理吧?

但如果咱们换一种方式发钱,每个人都发1亿,老王的变成了2亿,我的变成了1亿零100元。

这样,钱就没白发了吧?

所以呢,这里就牵扯出来一个问题,叫做发币机制。

那么主要的发币机制,没错,就是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借贷!这也是降息最直接的目的。

没人借,这笔钱就不会流到市场。

但借贷一是要看资质,有的人能贷500万,有的人只能贷500块;当然也有人选择不贷款。这样,这个发币机制就不是按倍数来的,也不是按直接增加量来的,更多的是按需求来的。

这里插一句话,我有个搞投资的朋友,他这样跟我说:“年化利率低于4%的贷款,谁不用谁是傻子!”

所以,我也是鼓励大家去借些低息贷款的。

但贷款这种事,除了看资质,最重要的是,他得还啊!

怎么还?还不上的贷款我敢借吗?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人们自信心的问题!而提高人们自信心,就必须让经济朝好的方向发展!

前面理清了,咱们来看刺激经济的过程!

首先,咱们代入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

你开了一家工厂,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可以生产100个零件。这个时候,你希望厂里的效益变好,怎么办?

三种办法:

1、 延长工作时间,把八小时改成十二小时

2、 想出一个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3、 改进技术,提高效率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

大家一定要记得,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GDP亦然;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社会价值。

咱们继续:

工人生产1个零件,可以卖1.5元,作为企业主的你给工人发1元的工资。

这个时候,国家放水,市面上货币量增加了;你发现零件涨价了,可以卖2元了。

接下来怎么办?

把多出来的利润发给工人?

你们觉得可能吗?

肯定是要赶紧扩大规模,再多招工人,赚更多的钱!

这个时候,工作岗位是不是增加了?岗位的增加是不是提高了收入自信?敢借贷了吧!

这样刺激经济的目的达到了!

好了,这就完事儿了!

至于工资,人们只有在发现物价上涨的厉害的时候,才会要求涨工资!也就是,钱不够花的时候,工资也就该涨了。

工资涨了以后,大家又可以正常生活了。

那么开工厂的企业主呢?扩大规模的超额利润,也就不存在了;经济发展也将从生产转为消费。

这个时候,大家代入一下房价;如果,所有人的工资增长都能跟上房价,那么以房价增长来刺激经济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了。

总结来说:无论降准还是降息,只会在短期内刺激经济;而工资的增长是滞后的。

至于超发的货币会怎么样?打工人在其中扮演的什么角色?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房价   工资   目的   央行   市面   零件   货币   贷款   工人   机制   收入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