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70天游学记忆精选四 -阿里山风云

Selection IV of My Memories for the 70 Days' Study and Travel in Taiwan-- My Legend in Mountain Alishan

时光飞逝,一转眼六年过去了。那是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11日,经过申请、选拔有幸成为商院与台湾正修科技大学第一期学生交流项目下半学期的带队老师,在宝岛台湾度过了难忘的70天。其中大致四十来天呆在高雄观摩学习、与同学们在一块儿;8个周末加上节假日,以高雄为原点连线东西南北中,搭乘高铁、快铁、捷运(地铁),以时间抢空间,分数次大致环游宝岛一圈。

时间来到12月中旬,距离交流学习结束不到一个月了。

记得当年高考结束后对照标准答案自行估分、填志愿,中意的是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对于这个志愿,父母感到痛心疾首,他们认为毕业后分到山区教书的可能性极大,逼着我改成了他们认为定有美好前程的西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可是一来没有兴趣,二来确实没有学经济这根神经,虽以优异成绩(注:高分低能)毕业,几十年来无论多么努力刻苦,对国内经济依旧看不明白、对于国际经济更是懵懵懂懂,甚至连个人的经济也搞不上去、一团糟。只是对学英语依旧一往情深,屡忘屡学、常学常新。这不,抓住最后的机会,这两周重点选了英语专业课程观摩观摩,权当圆梦吧。

大四的《实用英语口语训练》在同一时间有两位老师各自负责一个班,我想怎么着得听个外教的课吧,所以就放弃了“柯玉玲”,选了个名字必定是老外的班。哪知这个班的课又黄了,据说是准备毕业话剧公演排练去了。俺贼心不死,在附近几间教室晃悠,喜出望外瞅到一个正宗老外在0612教室。上前怯怯地问,“May I observe your lecture?”, 人家直接用国语答复,“没问题”。接着俺坚忍不拔地用英语问,“May I have your name?”,“柯玉玲”。搞得我直接想撞墙。我悄悄问底下的学生,这柯老师是哪国人,答曰德国。一开始我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她怎么上课,哼,一个母语是德语的英语老师!越听越佩服,这柯老师的发音堪与VOA媲美,针对本次课的主题:不同市场出售不同种类的货物,怎么逛市场,逛市场有过什么经历,始终确保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上课的内容上,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答环节与学生互动,尽量让每个学生开口,还不时穿插了一些她自己跟市场有关的各种幽默小故事。课毕,我由衷地对柯老师说,“You are the most dedicated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 in this university I’ve ever met.”。原来柯老师少时在德国的家毗邻美军在欧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她长时间生活在基地的美式英语环境中,在德国上大学时主修两个专业——英文与中文,至今已在台湾定居九年,目前她拥有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最牛逼的国际证照(书)。

另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是国际企业系大四学生的《台商经营实务》。据戴老师讲,作为台湾私立科技大学里的211,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得到教育部的经费奖励,他这门课可以以本校教师上课津贴的3倍的水平邀请业界人士来演讲20个学时,一开学就可以从学校申请到预算。大量大三、大四的课程都可以这么安排。这一次戴老师邀请了三位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学姐来分享他们的过往。

第一位瀞予,毕业后在大型螺丝出口企业做了三年业务秘书,谈到了与来自其他较有名的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的公司同仁相比,在正修学到的国际贸易业务专业知识是她的优势,但在商务书信(函电)、语言方面,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达到今天的水平。她着重介绍了展览行销的做法、怎样接待客户来访、怎样做活动安排(City tour),怎样结识、记住并保持与客户的关系。

第二位映慧,已从正修毕业六年,曾经拿到澳洲的打工度假签证,在澳洲辛苦打工赚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存了60万新台币回国,在澳洲干过清洁工、仓库管理员、购物中心美食街咖喱店销售小姐,最长一次连续工作23天未休息,基本上十分之九的时间都在工作。感觉这位最美丽的学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第三位学姐,毕业已九年。她从毕业找工作讲起。当时她应聘台北的一间公司,考试下来她自知她的会计考得很烂很烂,但她不断地打电话给招聘公司问有没有定下来,无数次电话之后,最终公司对她说“OK”。事后得知是因为她的勇气与执着赢得了这份工作。由于公司大量的生产业务转移至越南,不久之后,正是由于她的勇气与执着,公司把她派往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分公司做会计副理,在那儿度过了难忘的两年时光。2012年赶在30岁的deadline之前申请到澳洲的打工度假签证,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附近,摘过草莓,干过咖啡店的仓库保管员。想起以前离开越南时曾设想过日后会重返越南,这么多年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过。所以再去澳洲打工,她对自己没那么苛刻,过得比较从容:花了更多的钱去享受、旅行,最终结余10万新台币回国。

两位去过澳洲打工的学姐一致的看法是,国外打工的经历,使得他们的英语听力提升明显,学会了尊重不同的文化,对人、对事更宽容,对待工作拥有了更大的抗压能力。

感叹正修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非常认同正修的办学理念。邀请业界的资深经理或正修毕业的成功校友给在校生做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与体会、介绍行业的现状、发展与就业前景,启发在校学生提前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修正目前在校学习的误区、改进学习方法与方向,大有裨益。

双十二那天,大陆的电商购物节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俺那天也过得特别有意义。晚上参加了国务处小谢老师的婚礼。小谢老师,是我踏上台湾这块土地见到的第一位正修科大的老师。由于从成都起飞的第一程飞机晚点100分钟,导致在香港中转的联程飞机亦赶掉,抵达高雄已近晚上八点,小谢老师一直在正修的宿舍等着帮我安顿下来。再说能够碰巧体验一下台湾的婚礼文化,实在是机会难得。所以于情于理,我都必须去。婚礼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席桌位次全都事先安排妥贴、对号入座;在婚宴大厅门口预备了一些喜庆的道具供来宾留影纪念;收红包贺礼处每个来宾都填写一张祝福卡以备婚礼进行中抽大奖。婚礼仪式简洁温馨,第一阶段,新郎新娘登场亮相,上台与各自的父母拥抱感谢养育之恩,新娘小谢特别介绍了专程从日本赶来的两位贵宾——她留学日本时的大学入学面试官与监护人,动情处小谢老师声音哽咽、场面感人,接着就开席了,请来宾们享用准备的精美菜式。宴会中途第二阶段开始,新郎新娘开香槟倒酒,为填写祝福卡的来宾抽取一二三等大奖。自始至终四周电视荧屏都播放着配乐的在室内与多处室外拍摄的精美婚纱照和VCR。注意,在婚礼现场新娘子换了三套婚纱哦!

婚礼

Wedding



周末的主题当然是永恒不变的——旅行,发现台湾。这次确定去阿里山,刻不容缓。因为自小对台湾的印象除了日月潭就是阿里山,走进阿里山是我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归期日近,一切的安排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

最让我紧张的就是住宿的预订。上次去日月潭的订房经历让我已经心生恐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担心自己的Facebook账号通不过验证,上Airbnb就意味着 “非死不可”,这次另辟蹊径。从蚂蜂窝上看到有人推荐景区内紧挨7-11的阿里山乡中正村老村长家开的欣欣民宿,距离阿里山火车站最近,方便第二天看日出。就在网上搜了一番,从本土网站上找到了电话与打款账号,注意到只有星期一一个单间1200新台币,其他六天都是1800,就打定主意星期一去,发了短信问询可否到时付现金,老板居然还热情地打电话过来确认。

星期一中午时分顺利抵达,老板老板娘都出门了,老板娘的侄女小林十分热心的对着游览图给我介绍怎么玩最能达成我的愿望。建议我当天下午,买单程的火车票到神木火车站下车,然后步行游玩巨木栈道、受镇宫、慈云寺整个左边这一块儿,说不定正好可以看到日落;同时买好次日看日出的第一班到祝山的火车票,提醒我千万别直接去终点站上面正对的那个观景台,一定要往右边爬10来分钟的上山路到小笠原360度观景台看日出,那里才是最佳位置。

这天下午,在慈云寺附近看日落时偶遇一对台北夫妇,他们对我的照拂让我感动至今。其实之前也了解过慈云晚霞是阿里山的一大著名景观,本应该在此守株待兔、静候落日,但同时不甘心遗漏了第二条神木栈道,忙天慌地看得神木归来,太阳已经只剩下一个小帽檐在山脊上。顿时捶用顿足、懊恼后悔不已。同时在那儿拍日落的一对夫妇说他们可是专门候着,看清了太阳落山的全过程。又安慰我说,他们看过天气预报,第二天天气好,在阿里山多住一天,一定能拍到最美的日落。我说不行啊,日程都提前有安排,得回高雄。随后一起往山下走,经过不远处的慈云寺大观景台,发现其实那儿才是看日落的最佳角度。这时,天空色彩灿烂辉煌、景色瑰丽壮观、摄人心魄,突然觉得晚霞的感染力已经远远超过日落本身。夫妇俩也惊呼这景色漂亮得不得了,赶得上他们在希腊看到的日落,只是没有大海。等到天空色彩退去、完全暗下来,我们才打道回府。他们住在半山腰的宾馆,而我必须回到山下的欣欣民宿。看我一副不知路在何方的茫然表情,夫妻俩走过了他们住地,还专门送了我一程,帮我分析了一定得沿着公路边的木栈道走、看清路标,别走岔路,虽然乌漆墨黑的,过一段距离还算有一盏昏暗的路灯。第二天上小笠原观景台看日出,又见到这对夫妻,还关切地问我昨晚下山可顺当。

登山火车

High- Mountain Forest Railway in Alishan


原始森林

Ancient Forests in Alishan


28号巨木(2,400 岁)

Giant Tree No.28 (2,400-year-old)

香林神木

Scented Wood & Sacred Tree


受镇宫

Shoujhen Temple


晚霞

Roseate Glow at Sunset



小笠原山观景台看日出

Sunrise from Ogasawara Mountain Overlook





塔山奇岩

Wonder Cliffs of Tashan


阿里山日落日出都圆满出演,只是限于水平不能表达眼睛所见之一二,甚为遗憾。


次日抵达台铁高雄车站刚好下午四点整,转捷运到卫武营出地面准备转公车红70A。一直以来我都稀里糊涂没搞清状况,每次去捷运站都选了距离住地好几个街区的橘7A,班次非常稀疏,需要坐十几站。星期天出门换了个方向瞎转悠,发现出门左转再右转到澄清路口,红70A只需要5站就可到卫武营捷运站,而且在捷运出口两辆公车站牌相距不远。话说刚到地面,就发现红70A来了,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心中暗自庆幸,觉得这次总算是选了个黄道吉日出门,顺风顺水,一切都刚刚好。过了一阵子发现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感觉不止五站,少说也过了十几站,咋还没到澄清路口呢?忍不住问邻座的小姐姐,“请问,这是开往长庚医院吗?”,“你方向坐反了”。我非常弱智地问了一句,“咋办呢?”,对方错愕地瞪大了眼睛说,“赶紧下车,到街对面去赶”。OMG, 我已经反向坐过了13站,赶回住地,得再赶18站。



预计5:20到“家”,结果6点过了才下车。夜色已浓,饥肠辘辘,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摄影包,左手提着羽绒服,右手拎着一口袋阿里山乌龙茶,直接走进平时常去的那家饭馆,点了一盘蒜蓉空心菜、一碗白饭,点菜的小姐很纳闷这不太符合我平常大胃王的点菜习惯,她有所不知,我今天可是有秘密武器——阿里山辣椒酱,店主给我保证,这辣椒肯定不是朝天椒、只是一般的辣椒,但特色是加了阿里山生山葵(芥末),够呛!饭一端上来,我按捺不住,欢天喜地地先吞进去一大勺辣椒酱,且呛且辣,好半天我都没了呼吸,差点背过气去了!我在心里暗暗诅咒那个阿里山的店主,好个挨千刀的……

What did I do during the two weeks?

Observed two new lectures as an auditor: Practical Speaking English, Training & Taiwanese Business Practices.

Attended a wedding of one of the CSU’s colleague.

Made a tour to Mountain Alishan.


上一篇:宝岛台湾70天游学记忆精选三——鹿港、台中、日月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阿里山   台湾   日月潭   神木   捷运   来宾   越南   澳洲   宝岛   婚礼   记忆   老师   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