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人云亦云,自己误导自己,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

看到一条帖子:“大多数人的悲哀,就是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疯狂的涉入大量的知识,却几乎没有花过精力感悟智慧,所以,注定大多数人都是碌碌无为。用古人的话说,智慧是道,知识只不过是术,道是永恒不变的,术却是不断更新变化,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然而却是在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你说是不是很悲哀。”

评论区有人说:

“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

“知识易得,智慧难开,多少聪明人,但有智慧的人少之有少”

“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这是常态,自古如此,不必悲观,要是满大街都是修行人岂不怪哉。”

为何说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文中的所谓智慧,假设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智慧都是道听途说的,可能人们知道智慧长啥样?但是不一定得到了智慧。可能通向智慧宝殿的道路有重重障碍。知易行难,智慧可能是一种知行合一。智慧应该是一种心身的状态。不同的人追求的可以完全不一样。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追求物质和名利;有的人追求精神财富。学生追求分数,官员追求仕途上的飞黄腾达,业务员追求业绩,股民追求盈利,老板追求财富,打工人追求舒适的生存方式,修行者追求悟道(智慧)。

满屏都是疫情和病毒的话题,消极悲观充斥着网络,在这个消极悲观的世界里保持乐观反而显得很重要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是福就是祸,是祸就是福;祸福相依,皆有定数。注意力是稀缺的资源!所以他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去获取人民群众的注意力!

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吧。例如,阅读和写作。不能为了成名而写文,功利性目的一旦达不到会让你焦虑失望,而单纯是因为兴趣而创作则乐在其中。日记是一个收集题材的地方。日记写的都是零碎的内容,碎片的思维信息。要写出好作品真的太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祸福相依   知易行难   智慧   少之又少   悲观   消极   注意力   悲哀   生命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