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墙北门暨龟角尾公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六篇)


赣州古城墙北门暨龟角尾公园(江西之旅第一百零六篇)

山东昌乐刘福新

此文紧接前文——午餐后,赣州某单位的司机师傅送我们三人——新浪博客好友陈淦诚先生(网名“振文”)在中山路下车,我乘着酒兴返回八镜台,继续拍摄这一带的美景。

需要说明的是:返回八镜台之后,所拍景致比较宽泛,包括八镜台一楼的城墙、楼下好似“瓮城”样的建筑、古城墙下的龟角尾公园。

这一集的重点就是拍的龟角尾公园。有一幅图片,我用序号画出了大略景致:①八镜台路和八镜台出入口 ②八镜台 ③龟角尾公园里的南迁纪念碑和六角亭 ④客家南迁纪念鼎 ⑤游戏沙地 ⑥码头(西侧码头)

上一集只写“奇遇”,没有介绍八镜台,这一集还得噜苏一下。

八镜台

八镜台建于北宋嘉祜年间(1055--1063年),是赣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迹之一,台高三层,27.8米,建于宋代古城墙之上,登台可眺赣州八景,台下章、贡二水汇入赣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荫,气势磅礴。宋代古城有藏兵洞十余孔,颇似南京明代建筑的中华门,台内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

八镜台景色

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

八镜台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所以取名为“八镜台”。

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

八镜台外观

现在的八镜台是重建的,于1987年落成,共有三层,高为28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现是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

历史沿革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

八镜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苏东坡“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灿然而笑,然而叹矣。乃作诗八首,题之于图上”。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一篇。此后历代文人,如文天祥、王士祯、戴衢亨、郭沫若等都在八境台题过诗。

龟角尾公园

位于千里赣江源头,依托赣州名胜古迹龟角尾而建,与八镜台、宋代古城墙、八镜公园相连,是一个融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历史名胜公园,总面积5.5万m。

龟角尾 原称龟尾角,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八境台下,龟角尾两侧有两条美丽而又神奇的江,一条叫章江,另一条叫贡江,她们从崇山峻岭中走来,过峡谷,越险滩,跳跃在的千峦万壑之中,弯弯曲曲地向前奔腾,宛如两条巨龙,环绕着赣州古城的东西两边,在龟尾处汇聚成为江西人民的母亲河——赣江。

对客家人来说,龟角尾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为此,赣州人民在龟角尾兴建了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安放了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并建设了许多旅游休闲设施。如今,龟角尾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海内外游客到赣州必至的风景名胜。

说了这么多,我最动心的图片是哪一幅?章江与贡江汇合的地方——赣江的源头!压题图片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赣江源头。

2023年1月5日晚上发于头陀条

1、赣州·检·察·院·的司机师傅送我们三人——新浪博客好友陈淦诚先生(网名“振文”)在中山路下车,我乘着酒兴返回八镜台,继续拍摄这一带的美景。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4月14日14点52分。



2、从这一幅导引图来看,我与老伴的位置在北门。



3、赣州古城墙北门

4



5



6、赣州古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8、我与老伴沿着古城墙外墙跟走。我还要去八镜台。



9



10



11、快到八镜台了。但这一次是从北门过来的,不是从八镜公园过来的。



12



13、我与老伴这一次不再登楼,而是在八镜台一楼外边拍摄城墙和贡江章江。



14、这儿俯拍的当是贡江了。



15



16



17



18、楼下好似“瓮城”样的建筑。



19、



20、俯拍的这幅图片我认为非常重要,左边是章水,右边是贡水,汇合以后才叫赣江。所以说,这儿是赣江的源头。


21



22



23、俯拍龟角尾公园里的大鼎(后边详述)



24



25



26



27



28



29、古城墙上的指示牌。箭头指着“龟角尾公园”



30、炮台和大炮



31



32、我与老伴进了这个好似“瓮城”的建筑。“自拍”,背后是我老伴。



33



34、在“瓮城”拍八镜台。

八镜台建于北宋嘉祜年间(1055--1063年),是赣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迹之一,台高三层,27.8米,建于宋代古城墙之上,登台可眺赣州八景,台下章、贡二水汇入赣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荫,气势磅礴。宋代古城有藏兵洞十余孔,颇似南京明代建筑的中华门,台内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

八镜台景色

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

八镜台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所以取名为“八镜台”。

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


35

八镜台外观

现在的八镜台是重建的,于1987年落成,共有三层,高为28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现是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

历史沿革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


八镜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苏东坡“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灿然而笑,然而叹矣。乃作诗八首,题之于图上”。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序一篇。此后历代文人,如文天祥、王士祯、戴衢亨、郭沫若等都在八境台题过诗。


36



37、前方无出口



38、下到“龟角尾公园”后,我先拍下了这幅图片。

①八镜台路和八镜台出入口 ②八镜台 ③龟角尾公园里的南迁纪念碑和六角亭 ④客家南迁纪念鼎 ⑤游戏沙地 ⑥码头(西侧码头)



39



40、南迁纪念坛


41



42、客家南迁纪念鼎



43



44



45



46、龟角尾公园里的南迁纪念碑



47、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铭记。

(删除两个人名和两段史事——被“私密”了,猜想就是这儿了——)


48、左边是章江,右边是贡江,汇合后叫赣江。高兴啊!我就站在赣江的源头!

这一幅图片作“压题图片”了。



49、章江与贡江之间还是有一道分界线的呀!



50、什么植物唻?又忘了。是不是“五色梅”?还有振文的博文里有。



51、章江一边的船。



52、陀螺



53、这是章江



54



55



56、章江对岸的建筑物。



57



58



59



60、红白映衬的是不是夹竹桃啊?


61、再到北门。这儿是北门里边。



62、我们也上到城墙再看最后一眼。



63、等我诗意大发的时候,我一定写一首歌颂赣州古城墙的近体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赣州   石楼   赣江   北门   公园   镜台   江西   宋代   客家   台下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