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喝白酒,更养生

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中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酒习惯,北方人多豪爽,北方酒同样多浓烈;到了华东,人们性格多细腻温婉,酒也变得更好入口;到川渝地区,人更加泼辣,酒则以醇厚浓郁的浓香型为主……随着现代物流体系的升级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来自世界的美酒,欧洲的红酒,俄罗斯的伏特加,墨西哥的龙舌兰慢慢走上人们的餐桌。但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还是中国酱香型白酒!


中国传统白酒中健康因子的含量远超葡萄酒,同时,白酒中富含种类繁多的酸、酯、醇、醛、酚类及其他芳香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它们是白酒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元素。



中国人体质更适合白酒


西方人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


传统中医认为,西方人的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西方人冬天吃冷饮,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量吃冷食会让阴性过重,造成脾胃虚寒;而温热食物能有效地升高体温,增强免疫力,使气血运行顺畅。


欧美人从小摄入牛肉和牛奶,高蛋白营养物的摄入量远大于中国人,阳气偏盛,有更充足的热性驱逐寒气,所以不太怕寒邪侵入。而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们从小吃谷类、蔬菜更多,热量偏少,阳气偏弱。这就造成当前的中国人,不管大江南北,大都是虚寒性体质。


这个时候适量摄入一些白酒,补充热量,提升阳气。


白酒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红酒发酵用的是自身的酶,原料是葡萄的果肉,偏寒性,和吃冷饮一样,西方人饮用红酒同样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


而白酒产自中国,原料是五谷杂食,也即种子,它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必须加酒曲发酵而成,萃取五谷之精华,性偏温热,再加上其道法自然,以五谷养六脏,阴阳协调,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白酒辛温,对中国人最有益


传统中医分析,各种慢性病,正在于大多数中国人是虚寒性体质。虚寒性体质,导致阴成形而变成瘤子,因为体质虚寒的本质是阳气内在的不足,阳气不足则阴邪因而客之。久而久之,慢慢地转化成各种慢性病。而要改善体质,食疗是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白酒辛温,对中国人的寒性体质最为有益。


白酒辛温,又辣又热,可以散寒。这一点早在古人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现代科学也表明,白酒含有大量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每 1 毫升白酒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如此算来,饮用100毫升酒精便能产生 700 千卡的热量。


白酒中蕴含大量有益成分


酯类


白酒中的主要香味物质,主要成分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降肺火,稳定心肺、刺激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兴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肾对人体不适应的物质加速新陈代谢功能;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被身体吸收后,水解或酶解成酸类,达到消炎扩张血管作用。


酸类


白酒中的主要呈味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延缓血管硬化的功能,并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降血脂和胆固醇、扩张血管和延缓血管硬化等作用,还可以祛除皮肤斑迹,光亮皮肤,富有弹性。



多元醇


白酒中的主要甜味物质。丙三醇具有润滑肠壁的作用,滋润皮肤,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消除沉积物,使皮肤光滑。环己六醇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胆固醇过高等病。


中国人用白酒养生,更科学


在养生方面,白酒保健功能远大于葡萄酒,而且更洁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白酒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产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纯化;而葡萄酒为酿造酒,更多的风味物质来自于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陈酿。


数千年来,中国人关于“药酒同源”,在古今“药典”里都有大量详实的记载。《礼记·射义》载:“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汉书·食货志》载:“酒者,百药之长,天之美禄”。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酒》把32种酒的药用价值,全部详实的记录下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达到了近1500种。


汉顶玉液系列酱香酒酿造过程中坚持“12987”千年古法酿造工艺同时还有“三高两长”的特点。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坚持采用茅台镇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优质小麦精华做真正大曲坤沙酱香酒。同时追溯千年汉文化精华。


汉顶玉液系列酱香酒,恪守千年古法工艺,以匠心,敬传承,用中国白酒最复杂的酿造工艺,只为让更多酱粉品鉴真正健康好酱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乙酸乙酯   白酒   阳气   西方人   热量   中国   体质   血管   物质   中国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