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京东变了!实实在在“给实惠”,还来得及吗?

三年抗疫,不仅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经济最为敏感,坏的环境很快对其造成了影响。回望整个2022年,各行各业都难做都在紧缩。然而2023年困难可能更甚。老百姓兜里的钱越来越少,企业也纷纷裁员渡难关。正式这两大重压下,以往不可一世的电商平台们居然也开始悄悄的变了。

一反常态的双十一

今年的双十一可以说是近10年来最特殊的,以往的打法套路今年统统不灵。改变的不仅是消费者,巨头平台们也做出了很大变化。首先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消费者明显感觉到它们的身段放低了。以往双十一最大的重头戏就是10号凌晨12点的“抢单活动”。对于不常熬夜的人来说,把时间定在这么晚显然是不友好的。以前也有不少消费者吐槽过电商平台这一操作,也提过意见希望平台可以把活动安排在白天或早一点。然而那时候抢购火爆,你不抢自然有人抢。所以电商平台直接无视了这部分不能熬夜消费者的合理请求。但是今年的双十一,所有重头活动都悄悄的放到了晚上8点。

其次唯GMV论策略成为历史。以前各家平台曝自己今年双十一的GMV是头等大事,还经常搞一些晚会来烘托气氛。为了好看的GMV数据,平台们的活动也慢慢变形。限时抢购变成了令人生厌的长期作战,双十一从一天时间渐渐拉长到了7天。如果算上所谓预热时间,一个双十一可能持续半个月甚至更久。消费者在又臭又长的促销期中渐渐麻木,也没有了当初的激动和新鲜感。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家仿佛约好了一般,对自家的GMV都保持着沉默,转而都开始强调用户体验和物流速度。

最后是国货排名被提高。以往只要双十一活动一开,各种国外进口产品必定被平台人为的排在最靠前位置。以往的消费者也喜欢买进口产品,一旦遇到打折蜂拥而至。正是这一特性才助长了平台以进口为王的策略。但今年双十一的C位上却不见了各种知名进口货,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国货。消费者们也很默契的热买起了这些往年看不起的国产货。看来3年疫情,消费者确实变拮据了。


满减变立减

满减这个“骚套路”,只要网购过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只有达到一定金额才能享受减免,此举一度是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但是这个活动的大前提是消费者有钱,有能力买到一定金额。3年疫情掏空了大部分人,所以此时再搞满减必定不讨好。天猫在今年悄悄上线了立减活动,只要买商品不管多少立即减免。这样实打实的让利,以前放在傲娇的天猫身上是不能想象的。不仅天猫推出了立减,京东唯品会等以高端著称的平台也纷纷跟进。

天数变小时的物流

这枪是京东第一个打响的。长期以来京东一直积极布局物流领域。以前就已快著称的京东,此次更是推出了“小时计划”。在这个庞大复杂的物流系统之下,人们网购很可能会像点外卖一样可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拿到自己的货物。天猫在此领域也正积极追赶。菜鸟网络的提速计划是后面几年阿里的重点项目。

从电商平台的一系列操作不难看出,大家都在实打实给消费者让利提升消费体验。以前那种跑马圈地搞规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电商赛道本来就是一个注重体验的赛道。但是以前极快的增速和庞大的规模,掩盖了这个关键元素。潮水退去电商也正恢复其本来面貌,平台们也终于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了。然而一切还来得及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实打实   国货   赛道   套路   疫情   实惠   以往   消费者   物流   时间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