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能否出国游?曾光最新发言八项要点来了!

12月29-30日,“2022 凤凰网财经峰会”召开,在“走出新冠疫情,迎接胜利曙光”对话环节,著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就“春节能不能放心回家、能不能出国旅游”“今后还要不要做核酸”“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新冠会不会有后遗症”“如何判断是否有肺感染”等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

北京新冠感染率或超80%

针对这次北京的疫情风暴,曾光主要提到了三个因素。

一是疫情因素。在北京流行的毒株以BF.7为主,这是迄今以来传播率最强的毒株。

二是气候因素。12月份以后,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到来了,人的呼吸道比较干燥,室内聚集也比较多,最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三是可能还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混在里面,比如流感。我们发现,6月份以后,南方流感疫情异常高发,流感也出现了变异株;到了冬天,北方的流感暴发率也上升了。诸多因素凑在一起,我们就迎来了新冠奥密克戎的风暴,而且这个风暴确实来势非常快,它的进展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曾光表示,根据过去流脑传播的经验,第一波一般感染人数不超过30%,然后再来第二波、第三波,后两波都不会比第一波更强。但是,我们没预料到这次第一波就来势汹汹,甚至很快超过50%,60%、70%,甚至达到了80%的感染率。

“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精确统计的数字,但是我觉得这个数字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在北京市,可能感染人数已超过80%了,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曾光认为,现在我们仍处于第一波疫情中,“但第一波疫情风暴来得比较大,就预示着第二波就很低了,因为干柴快烧尽了。”

血氧指标低于90是重症表征

人们担心,在如此高的感染率下,是否会有大规模后遗症

曾光表示,在新冠疫情高峰到来以前,后遗症在中国不成问题,至少不成为大问题。“我国集中出现的(重症)病例就是武汉和湖北多一点,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那时没出现严重的后遗症问题。”

他提醒道,“过去没有不代表今后没有,这次疫情风暴以后有没有?我们需要观察。”

对于普通民众感染后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的问题,曾光表示,可以通过血氧指夹仪,指标大于95都是正常的,93是一个界限,如果低于93,甚至低于90,就是重症的体现了。如果没有血氧指夹仪,可以通过呼吸次数判断,危重病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可能超过30次,自身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20次就要关注了。出现呼吸急促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要等到太严重才采取行动。

看病难还在高位,但形势在好转

“这次疫情风暴来得太突然,已经造成了医院应接不暇、一床难求。”曾光表示。

虽然目前看病难还在高位,但曾光认为随着北京疫情高峰的往下走,看病难的形势也正在好转。轻症和普通感染的高潮已经过去,目前正处于危重病例的发病高潮。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不容易痊愈,而且症状还可能逐步加重,所以北京的医院正处在医疗医治危重病例的高峰期。

此外,曾光表示:“我们不能说它过去了,只能说它从高峰在往下走。我们希望它出现扁平的峰,希望那些疫情晚发的地方,争取扁平的峰,这个对我们防治最有利。”

晚发地要“放”和“严管”相结合

曾光指出,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是必然选择,今后应科学防控、防护、防治。针对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疫情高峰,曾光认为,疫情晚发的地方不应一下放得太松,要“放”和“严管”相结合。

曾光坦言,“放”和“严管”实际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两种工具,我们在使用一种工具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另外一种工具。在“管”的方面,我们国家经验很多,中国老百姓配合得也是世界各国里最好的。在疫情高峰到来的时间,应该用“管”的工具,这样才能取得整个战略上的胜利。若只“放”不“管”,就会形成单一的高峰,对医疗系统冲击很大。

新冠转为乙类乙管后,健康码就不存在了

针对新冠何时能从乙类乙管降为丙类丙管,曾光认为,严格区分乙类乙管和丙类丙管已不重要,关键是防控政策对不对头

“过去我们制定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时候,没有预见像新冠这么复杂的情况,它的归类情况,到底是叫乙类乙管还是丙类丙管,这是新的情况,非要拿过去的东西来套它,意义不大。现在暂时确定乙类乙管,把这个措施落实下来,实际上有些传统的丙类丙管措施已经进来了。”曾光表示。

此外,曾光还认为,转移到乙类乙管以后,健康码就不存在了。“我觉得去有些地方需要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比如说到医院去,甚至登国际航班,可能还需要查一下。其他地方,实际上伴随着乙类甲管,转移到乙类乙管以后,我认为健康码就(不需要)不存在了。”

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等关键时刻仍需查密接

虽然新冠已转为乙类乙管,但曾光表示,我们在执行中应当注意,新冠感染改名后还是病。

“我们不再追查密切接触者了,我觉得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是对于公共卫生与疾病斗争来讲,关键时候还要查,比如说我们搞爆发流行调查的时候,有些疾病我们要溯源的时候,那就离不开对密切接触者的调查。”曾光表示。

曾光认为,公共卫生的基本原则,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不应该被忽略,该用还要用。“比如做流行病学溯源调查爆发原因的时候,做死因分析的时候,需要回顾有没有密切接触,是在什么地点接触的情况,这样我们能够获得一些经验。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做”。

医院、商场、飞机、火车等人员密集地方仍需戴口罩

曾光认为,现在就可以分场合摘口罩了。

而且本来戴口罩也是分场合的,比如在空野中就可以不戴口罩。“在疫情感染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感染两周以后,至少就不需要像现在都要戴N95口罩了。但是在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在飞机、火车上,还是要戴口罩、勤洗手。”曾光说。

春节尽量避免全家集体出国旅游

年关临近,广大网友最为关心的就是今年春节能否放心回家过年。

对此,曾光表示,“完全放心不可能,还是提心吊胆点儿好。”因为,即便短期内新冠免疫屏障比较牢固,也还有流感、肺炎球菌等其他传染病。目前国内都集中在新冠防治上,还没有精力研究其中到底掺杂了多少其他传染病

那么,春节可以出国旅游吗?

曾光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尽量避免全家不分老幼集体出游。“因为阳过没阳过有区别,不同的目的地的风险也有区别,不能笼统而论。”

来源:综合自凤凰网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乙类   感染率   流行病学   疫情   传染病   后遗症   北京   流感   要点   风暴   春节   地方   最新   曾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