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超越班》年轻演员不选车保罗有什么错?是你你会选他吗?

《无限超越班》意外捧红了“胖头陀”车保罗,他之所以能翻红,一方面是源自于他扎实的演技和独特的长相,另一方面,也因为观众对于经典港剧浓厚的情怀,更重要的是,车保罗在该档节目中类似于”怀才不遇”的经历,切中了观众和网友的敏感神经,他组建的《鹿鼎记剧组》选演员时遭遇冷遇,仅有许魏洲一人选他,致使车保罗无法成班,遗憾离场,退出节目。

见惯了贵圈潮起潮落人情冷暖的车保罗也坦然面对这一结果,回到香港继续做他的保安。

没有年轻演员愿意选他,其实这件事情放在任何行业里都很常见,比起其他几位导师,车保罗的资历虽然比之台上的年轻演员们要强出许多,但是与同在导师席上的尔冬升、赵雅芝、惠英红、张可颐、吴镇宇、汤镇业、许绍雄几人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年轻演员们来参加这档综艺一定是有所求的,他们想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和更多的机会,这本身无可厚非,当然,他们也想借此机会认识更多的前辈得到提点,演技和知名度均能有所提升。

车保罗显然是这几位嘉宾和导师中,无论从影响力还是资源来讲都是相对较弱的,他无论从名气、咖位还是演技上,都没有其他几位更有优势,年轻演员们好不容易站在了舞台上,有这样近距离和前辈们合作的机会,选对自己未来更有帮助的导师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选车保罗并没有什么错,我反而觉得这很正常,在任何行业里,趋利避害都是常态,毕竟属于我们的选择机会本来就没有多少。可是为什么最近网友一边倒骂这些做出了正确选择的年轻演员们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台上的那个需要选择的人不是你,不是我,不是我们,而是小鲜肉,是挨骂已经成为舆论正确的这样的一个群体,哪怕他们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急不可待地去评论区骂我,那是你的自由,但我依旧坚持我的观点,他们不选车保罗没有错,更不应该被群嘲,他们之所以因此被群嘲是因为他们没有演技,因为没有演技,作为演员的他们,也就丧失了正常的选择权利。他们没有用演技征服观众的能力,他们就失去了一个演员想红的、正常的自由选择权。

年轻人不想着跟老戏骨静下心来学习演技,只想着急功近利,不但演技不行,人品也不咋地!

这是很多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可是话说回来,他们选了吴镇宇,选了尔冬升,惠英红等人,这些人是演技不如车保罗还是资源不如车保罗?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另外这几位给予年轻演员的帮助,从综合因素考虑,都要超过车保罗,他们为什么不选对自己更有帮助的导师呢?

他们没有责任也没有必要非得去选车保罗,选择车保罗并不代表着道德正确,如果非要拿这个说事,只能说明是网友在上纲上线,是网友在道德绑架。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牵扯道德判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导师,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自由。

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实在不能为了喷而喷。

如果你是台上的年轻演员们,你大概率也不会选择车保罗,因为你浪费不起这难能可贵的机会。

不是么?年轻演员不选车保罗并没有错,他们之所以挨骂,归根结底是替他们的没有演技,专业能力拉胯买了单,背了锅。

车保罗上节目有佣金,拿钱干活天经地义,节目组也没少给他报酬,至于有人说吴彤在消费情怀,这难道不是很多节目的常规操作吗?能有情怀被消费,说明车保罗价值尚存,有人愿意买单,与此同时,车保罗也得到了报酬,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网友同情车保罗,其实正是在心疼那个以弱小的身躯在生活的天涯里东飘西荡的自己。

我们都曾和车保罗一样,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又因为我们无法避开风雨雷电,无法躲过艰难坎坷,无法对抗山雨欲来,最后只能缴械投降,不断地向生活妥协,最后只能躲进生活的角落里。梦想变成了天高云淡的回忆,努力变成颠沛流离的足迹,一生风雨飘摇如车保罗,到暮年时感叹自己的人生如流浪的叶子,回头看时,发现自己仿似老无所依的黄昏,梦无所倚的黎明,醉无可归的城市,心无所系的乡村,我们与繁华的城市之间隔着一个萧瑟的秋天,看到车保罗的境遇时,不由得代入了与他一样的落寞的自己。

我相信,大部分人面对这道选择题时都会权衡利弊,不会比这些年轻演员更高尚,所做出的选择不过是人之常情,不过是必要的人情世故,实在没什么好喷的。

我们能做的是帮助车保罗,艾特那些大导演们,让他有戏拍,让他有钱赚,因为此事骂小鲜肉们就没什么必要了,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

劣币驱逐良币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只是演艺圈。而且车保罗在港圈乃至整个影视圈,以他的长相、演技和能力,能获得现在的关注度,已经沾了情怀的光,内地也好,港圈也好,像他这样的实力演员数不胜数,TVB不知名的甘草演员也很多,只不过他比较幸运上了节目,这是属于他的际遇,能有这样一次机会爆红,怕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也是他命里该有的机会和该有的冷遇,实在不该怪别人。

演员这个职业偶然性很强,不是你演技好就一定能红,这很正常,就如同我们一样,不是你有能力就能赚钱,不是你有才华就能有所成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我们都太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却没有勇气正视自己。永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认为这个社会上的种种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而我是来监督你们的,我是来批评你们的,好比是后边的海浪在批评前面的海浪把村庄给淹了。而他们从来不肯审视自己,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习惯于从别人身上发现缺点,而更善于宽恕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保罗   演员   年轻   演技   导师   情怀   道德   节目   机会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