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没有改革,中国的金融企业也很难有竞争力,中国经济也很难持续高速发展。可以肯定的是,经济改革步伐不会停。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中国正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私合营(PPP)模式,以期用财政来引导社会资本,运用杠杆效应,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概念

(一)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PPP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合作关系模式,主要是指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引领社会资本流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这种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财政的经济压力,也能调动私营企业对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动力,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双赢。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要的方式是TOT(Transfer-Operate- transfer)。

(二)PPP模式的基本特征

其主要特征是合作互助,特别强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即私营企业投资者之间的长期合作过程,包括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合作。PPP模式的这种合作方式的操作规则使民营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确认、实施、管理和投资等前中后期工作中来,共同致力于该项目的实施。第二个特征是利益共享,强调对该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享,然后真正做到有盈利但不暴利。

民营企业通过和政府合作建设基础设施获得更稳定的可观收益。而政府也因此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财政资金,可以缩减财政赤字,在给予民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使用期限届满后再无偿收回该基础设施建设,所获得的利润可以弥补财政专款专项等需要,是实现双赢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三个特征是风险共担,就是要体现政企双方风险的最优对应和最佳分担,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对不可抗力等风险应由政府和民营企业等投资者合力分担。

二、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

1.是当前经济投资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产物。在2012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发展着,在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1.4%,是14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明显下滑,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的前提下,经济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传统的经济模式已经没法负荷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因此,在我国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时期,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采用PPP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需求也促进了民众创业积极性的人力需求,因此PPP模式的融资建设是必要的。

2.由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的供求关系的所决定。从国家统计局的国家财政公共设施支出的统计数据可以得知2007年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在2010年以后我国公共设施支出快速增长,几乎处于直线上升的状态。

但是中国的现状是,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医疗整体供不应求,供水不足,排水设施落后,能源供应长期不足等。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项目增多,资金投入期限长。因此,融资体制改革必不可挡,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制度,即PPP模式通过吸收了更多的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并且由私营企业或投资者进行建设,政府更多的是审定和监管该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价格,保障民众的根本利益。这样不仅有利于分散和转移项目风险,降低当地政府的债务风险。而且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提高质量。

(二)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是由于当前国家社会主义性质下,民营企业和政府建立合作机制,在信用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政府代表着国家的信用,具有可靠的保障。另一个方面,投资者都是经过一定的审核进行分析后,双方严格按着合同的要求进行。这样的合作必然是可行的。

从另一个视角看,国家吸引民营资本的投入,目的在于筹措可靠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他们有多余的资金想投资项目,但是没有合适的项目便让资金储蓄了起来,如今通过改革,PPP模式有效的实现了政府和民营资本双方的有效需求促进供给,最终实现双赢。

三、对我国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运用的建议

(一)完善PPP模式的相关法规制度

PPP模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被国家多次大力宣扬并且当作政策方针吸引民营资本,以期长期的公私合营。但是这种模式才刚刚开始被实行,在实施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或者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应就该合作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给予一定的权威性,相互制衡,以确保合作的有序经营。

(二)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大力提倡PPP模式

我国基础设施是由政府财政支持投资建设,国有企业独家经营,在近几年,财政经费不足,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刻不容缓,而且,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浪费严重,建设效率较低,风险日益增加等弊端暴露。因此,PPP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民营资金的参与。

(三)学习外国先进管理方式,适应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

PPP模式在近10年内被很多国家大力推行,其中最开始是在发达国家中的应用。他们的经济成熟,人民生活稳定,并且有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需要总结和学习发达国家开展PPP模式中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积极的地方。在每一次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之前,制定严谨的项目计划,以及做出相应的预算编制,控制在一定的预算成本之中。通过实现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投融资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慢慢转变,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的将社会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缓解财政资金需求供给不平衡的局面,保护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政府信用。

从国际国内实践看,PPP模式在国际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的需求,也有助于当前中国经济下滑,证券市场不景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调动社会资本的流动性。不管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其成败关键在于制度设计、论证科学、重诺履约。另外,我国在推广PPP时,更要在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国情,挑选合适的项目开展试点,并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为其他项目提供范例。推广PPP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也应该根据中国国情不断促进和扩大PPP模式适用的范围,以期未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基础设施   模式   中国   民营企业   资本   资金   我国   政府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