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南 · 品 - 城林山水绿,狮子绣球新

阮仪三先生说:“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造园家心中天堂的模样。

如果说久负盛名的江南私家园林以营造返璞归真的“城市山林”而“甲天下”,是古人寄托精神的梦想家园,那么今天,旨在美丽宜居的城市建设将典雅的山水园林融入平凡的市井生活,坐落在南京下关的绣球公园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地处江南的古都南京是个每走一步都会踩到典故的地方,明代城墙与长江之间的狮子山和它的余脉绣球山,形成了“狮子盘绣球”的格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登临狮子山观天堑长江而后有宋濂《阅江楼记》传世。这绣球山虽不过是个七八层楼高的小丘,在历史上属于城外,鲜见文人墨客的雅趣诗文,却有不少民间传说,尤其是百姓口碑中贤良淑德的大脚皇后马秀英在这里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并契合当时社会公序良俗的故事。

话说当年马皇后登绣球山观丈夫率军大战陈友谅,看到紧要关头,一激动一跺脚,在绣球山上留下个大脚印......一个石坑本不为怪,神奇的是这个脚印坑常年润泽,大旱之年也不干涸。旁边有个天下第一军灶遗址,相传是马皇后在此为大军助阵保供所设。山边有块中间裂开的巨大岩石叫做“明誓石”,传说与史上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有关,胡案对后世影响颇大。山顶上望夫亭的对联一言以蔽:“青山不语两心相印家有贤妻烦事少,紫气常凝一息共存国因良相远谋多”。

马娘娘塑像

马娘娘大脚印

马娘娘绣鞋

望夫亭对联

绣球山地处下关街道,看名字便可知,这是古河道龙江关的所在地,扼守天堑长江,千百年来既是北方南渡的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南北运输大动脉的重镇,更是近代诸多重大历史转折点的见证地,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议约地静海寺就在绣球山东侧的狮子山下,百年之后,绣球山依然默默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展开天翻地覆的全新历史篇章。

在这个几乎是中国近现代史起点和终点的发生地,于1952年开始兴建城市公园,1979年恢复建设,1990年代末形成现在的模样,成为全天免费开放的户外休闲空间,让普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步入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转角之间即可邂逅理想中的生活天堂。


山不在高,有故事则名。绣球山下的公园就叫做绣球公园,山前湖泊叫绣球湖,别看名字取得这样简单,可依山带水玲珑雅致,虽没有传统园林的高墙深院,却日日引来旺盛人气。

绣球公园最妙的是真山活水和简洁朴素的仿古建筑搭配,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绣球湖与城市水系连通,湖中小岛和两个伸向湖中的半岛由十几座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桥相连接。画家吴冠中曾对石拱桥的结构美赞不绝口,认为“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建筑物的块面和流水的线条形成了对比美,桥则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形式变化的沟通线。


绣球公园的这些桥就是画家眼中诗境和绘画形式之美沟通融合的体现。它们虽然基本没有名字,设计却一点也不马虎,根据地形地势与周围景观的配合,水面狭窄处是简练的单拱桥,宽阔处则是大拱驮着圆孔的长桥,整体好像一个小型的园林桥梁博物馆,并且,这里没有两座是完全相同的,方拱梯形桥、低矮的平板曲桥、搭叠成品字形的石板桥错落有致,有的桥栏杆雕刻了精美威武的对狮,有的栏杆装饰了原生态的木板绳索,有的桥身以石头垒砌,有的桥面由水泥浇筑。有些高拱桥的台阶中间设计了坡道可以推车或轮椅走过,充分具备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所说,既有形式美,又结构坚固,还很实用的传统桥梁特色。

父亲是公园开始修建的那年从上海到南京上大学的。那时候,火车哐当哐当地,要在沪宁线两端之间跑一整天,再坐上风驰电掣的敞篷大卡车,和全国各地前来报到的莘莘学子一起从挹江门进城。五年后,意气风发的恰同学少年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如今已成桃李满天下的耄耋老人。父亲说,正是看到古老的城墙根底下,小山微耸、水静流深,正在建造的新式园林空间开敞、欣欣向荣,深深打动了他,便立志在南京安家,这一晃就是七十年。

作为市民公园,深受大众喜爱的花木必不可少,绣球公园的却又与众不同。山下湖边沿着城墙北面遍植各色绣球花,既适合背阴的地势,也恰好呼应了地名,成为一大特色景观。

每年六、七月,蜿蜒几百米的绣球花带成片绽放,粉蓝白紫,摇曳生姿,人在其中就像在莫奈的印象派画作中行走,引得无数游人慕名前来打卡。绣球花期挺长,尤其在暑热时节里,雅致的颜色给人带来清新和安慰,不知倦怠地笑颜招展,正应了它“夏无尽”的美名。父亲却对花树掩映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以及城墙上留下的南京保卫战痕迹更为关注,老一辈坚信,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城市建设者和历史见证人,父辈们有自己的情怀和坚守,并期待血脉传承,赓续延绵。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

城墙上的射击口


绣球公园里文绉绉的楹联诗话并不多,建筑的命名也很通俗,沿着水边依墙而建的游廊叫做晚晴廊,伸向水中的夕明榭是观赏晚霞的绝佳位置,长寿阁作为“鼓楼区职工服务中心”使用,晚乐亭里,总有不少老人聚在一起追忆似水年华,指点万里江山,激情澎湃和妙语连珠不亚于时下最网红的抖音直播,不远处传来天妃宫小学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格外悦耳动听。

晚乐亭

晚乐亭长廊

园中器械运动场除了配有常规健身器材,还设有非专业不得入内的石锁区,常有退休老师傅亮出一身油亮的腱子肌肉,一声大吼将不同重量等级的石锁举过头顶,引得围观者齐声喝彩,更有不服输的上前竞相比试,尽显产业工人的阳刚之气。

健身区

公园东门边是一家老年康复医院,透过落地玻璃窗,躺在病房的老人可以看到旭日从城墙上冉冉升起,迎接光明的新一天。

中国古典文学学者郦波说,金陵气质是市井气、豪侠气、书卷气,薪火相传的书卷气与伴随着物质发达的市井气,让南京的生活节奏、生活品位都充满了并不单纯局限于只是物质、或只是精神的、浓浓的人情味,让历史大潮中泯然身退的普通劳动者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地安享晚年,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绣球公园的十二时辰,恰好展现了这样一幅活色生香的风情画卷。

绣球山水边的亭台阁榭、游廊曲桥多为常见的白墙黛瓦和本色石材,颇有江南园林俊俏清丽的气质,如果从西侧隔湖眺望,映衬着六百岁的明城墙,并借景气势雄伟的狮子山阅江楼,整个园景颇有数千古风流、任云卷云舒的朗阔和淡定。仔细看仿古建筑上的铭牌,其中一块刻着“苏州香山古建集团公司承建”的字样。

说起香山帮匠人,正是江南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最佳演绎,他们以木工领衔、集各工种,形成了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及内装修的系统性传统营造技艺。六百年前香山帮代表人物蒯祥被明成祖朱棣请到北京参与设计紫禁城,主持包括现在故宫前三殿在内的多项皇室建筑工程,官至工部左侍郎,取得了传统营造工匠的最高成就,并将江南建筑文化的精髓深深融到皇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主脉中。今天,香山帮后人在这小小的市民公园里精心营造,匠心传承,造福于民;正和这市井江南的山水公园一样,已从私家园林的深深庭院中走出,汇入市民群众的生活日常。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主编,江南古典私家园林,译林出版社,2020年4月。

[2]单霁翔,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年9月。

[3]吴冠中,吴冠中人生小品,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

[4]明计成,园冶,张则桐注释,三秦出版社,2021年7月。

[5]茅以升,中国石拱桥,选自《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6]金陵百家公众号,文都百家言对话郦波:金陵气质,2020年8月28日。


作者:晓若

高级国际商务师,翻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现任中江国际集团法律合规部主管。长期从事国际承包工程商务、跨文化经营管理和国有资产合规管理工作。自中学时代起以晓若等名,在国际工程承包、江苏建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及散文、诗歌、小说等数十篇20余万字,翻译英、俄等语种工程技术资料逾200万字。


策划 | 崔曙平

审核 | 曹云华 崔曙平

编辑 | 薄皓文

校对 | 徐红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绣球   江南   狮子山   乐亭   香山   长江   南京   城墙   山水   狮子   园林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