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基本盘承压,科技老兵雷军,还能让造车梦想开花吗?

一边寒风凛冽,另一边却要不断添柴把造车之火烧旺,小米造车未来如何续写梦想?

作者 | 罗乾涛

来源| 美居长沙


经美居长沙观察,几年前,自雷军官宣决定造车后,小米也一度成为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一员,至此形成了“左手手机+右手汽车+中间互联网”的“三体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雷军和小米的梦想大厦。

然而,遭遇今年市场的不景气等情况,业绩基本盘出现严重下滑。

近日,小米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业绩数据不好看:本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705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1%。

在总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之外,小米营收结构中的各个业务板块,均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

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下滑11.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91亿元,同比下滑9%;互联网服务收入71亿元,同比下滑3.7%;其他收入18亿元,同比减少6.6%。据此,整体来看,贡献集团收入60%以上的智能手机业务收缩最为明显。

同时,雷军高举高打的造车战略,还处于孕胎期,尚在不断投入中,据悉,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共计8.29亿元。

综合来看,小米整体业绩下滑,再加上全球经济仍在衰退期间、今年国内经济放缓和疫情等因素干扰,小米的业绩和发展也受到较大冲击。

比如,在行业和个别区域市场两个方面都有表现。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出货量全球前三的厂商仅有苹果实现了同比增长,排在第一的三星和第三的小米均同比下降8%。

据小米财报,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收入356亿元,占比50.5%,同比下降13%。在地缘冲突、疫情因素、海外物流以及各国政策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影响了小米的手机和IoT产品的出口。

另如,在印度市场,今年4月,印度曾冻结小米约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虽然小米仍坐在印度智能手机头把交椅上,但市场份额已从去年同期的23%滑落至21%,第二名三星的份额则从17%升至19%。

行业下行和海外市场不给力等,小米集团的立足之本——手机业务似乎伤了筋骨,将造成未来一段时间财务血脉的乏力,故而在寒气袭人之下,小米近期有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裁员行动。

据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2月19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其中,补偿方案为N+2,涉及到手机业务、互联网业务、中国区业务等,其中个别部门最高裁员比例高达75%以上,据估算整体裁员或能达到15%。

美居长沙独家分析认为,如上所述,小米在持续重金投入奔行造车的征途中,整体业绩缩水严重、海外市场表现不佳、高比例裁员事件及其风波等,都充分说明了小米集团身上的许多寒意和困顿。

一边寒风凛冽,另一边却要不断添柴把造车之火烧旺,而国内外市场的低迷明年到底会不会真正好转,目前尚难以定论。

同为手机厂商的知名品牌苹果,在当下的共同艰难的环境里,其造车之路正经受坎坷。

当地时间12月7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了苹果汽车的进展:

苹果在技术障碍方面遇到了艰巨挑战,过去几个月,项目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苹果汽车现在处于“预原型”阶段,计划在2023年完成设计,2024年完成功能设置,2025年进行广泛的测试,正式面向市场至少得等到2026年了。

尽管历时8年多,投资巨大,但从各项信息显示,苹果还没有“真正造出一辆车”来,外界对其更多的感知是不断变动的造型、战略和人事。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美居长沙解读:

如果未来市场不能出现大家的预期转变,雷军造车计划可能也将产生新的变数。现在业内都质疑小米汽车明年能否如期推出,这也是各类不利因素叠加后,对雷军发出的一个灵魂之问。

有鉴于此,对造车新兵而言,苹果也好、小米也罢,驾手机产业祥云跨界而来,缺少汽车产业的深厚积淀,两者再一次强烈感受到了“术业有专攻+钱不是万能的”的深刻含义。

时局在变化、产业在裂变和精细化、技术研发需要耗费时间难短期实现和变现、产业链打造中的人财物时四大要素缺一不可等,写高大上的造车PPT只需一两个小时,而要做出一款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新能源汽车,可能要积数年之功,对小米这种要以智能科技来破局产业市场、和基本全部自建产业链的汽车新兵蛋子来讲,其难度系数更大,走出蛇形曲线的轨迹图,并不奇怪。

现今,业内对雷军造车议论颇多,梳理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AI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不完善、还需强化和优化

今年8月,小米曾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以视频形式公开了自动驾驶技术路面测试情况,当时的视频中展示了包括无保护自动领航、斑马线礼让行人、自主代客泊车、自动下连续坡道、机械臂自动充电等多个自动驾驶相关功能。


但仔细观察视频后,专业人士发现这一段路测视频有明显的后期剪辑拼接、制作痕迹。也就是说,视频并非“一镜到底”拍摄完成,期间发生了什么调整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进程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流畅自如。

而AI技术一直是雷军反复强调的造车的核心灵魂,他不希望把自己搞成一家汽车组装厂,雷布斯骨子里浓厚的技术情结,很鄙视那些“没有自主核心技术驱动”的产家,视他们为汽车界和科技界的“行尸走肉”。

可用雷军近期的一个观点来作证下:

10月20日,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在社交媒体发表关于电动汽车行业的见解。他认为,“电动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顶级企业。

其二,整体式全产业链打法,加重了小米的负担,拉胯了造车进程

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米选择了一条与手机业务不同的发展模式,用全产业链战法来发力智能汽车板块,自行研发技术、自行投资建厂、自行收拢1800人来组建技术“达摩院”等,从研产销等环节欲打造出一个完全可控的运作系统。

导致汽车业务推进中,需要不断吃老本和要手机等业务来输血,虽然小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也必将加重小米集团的整体负担,未来如果理想很丰满的情况再次出现,就会成为其不可承受之痛。

其三,被业内多次诟病的造车资质问题,在小米未“扯证”之前,难以拂去身份的迷雾

对车企而言,汽车生产许可证等,就是一家企业能否生产汽车的入场券和身份证,不然只能自己躲在家里玩。

这是一个典型“卡脖子”的严重问题,曾经很多造车新势力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吃了暗亏都不好跟别人讲。

过去那些认为只要有技术有钱的造车想法,都被市场扇了一个清脆的耳光。

小米也没有例外。

综上,技术、产业链和资质,既是小米和雷军需要有效破解的现实难题,也是造车大战略上空的乌云。

最后小结一下:

美居长沙认为,市场低迷期,全球同此凉热,小米集团整体业绩也在“感冒发烧”,多久能化阳为阴及健康复原,非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尚需等待。

进水减速、出水加急,久托之后很可能会打破小米财务的平衡。

去年3月,在宣布造车时,雷军道出了小米的底气:“我们有钱,有研发团队,有全球智能生态,我们亏得起。”当时,在雷军看来,这足以支撑其参加这场军备竞赛。

然而,事情不随人愿,雷大将军也很焦虑。

如今,业界猜忌之声四起,我们想问一句:科技老兵雷军,还能让造车梦想开花吗?

小米的基本盘,可否撑起雷布斯造车的想象力?

这一切,尚未可知,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为美居长沙(ID:meijucs)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6

标签:三星   小米   长沙   产业链   业绩   苹果   梦想   业务   集团   汽车   手机   市场   科技   雷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