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数九,逢壬也“数九”吗?九和壬有什么区别?到底逢壬数几?

今年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九上午五点四十八分,太阳黄经到达270度,那一刻就是冬至节气交节的时间。人们从冬至当天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九,数之九九八十一天,则春深日暖。那么冬至数九,逢壬该数几?两者有啥区别?

气的变化

万物皆祖与数,有其数才有其象。先天之数一二三四五,阳数之和为九,阴数之和为六,所以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在四季之中,夏季属火为老阳,冬季属水为老阴,夏至就是阳气上升的顶点,冬至是阴气收敛的极点。

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所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夏至初生的阴气为少阴,少阴为秋金。冬至初生的阳气为少阳,少阳为春木。因此春木为少阳,夏火为老阳,秋金为少阴,冬水为老阴。春数为七,夏为九,秋为八,冬为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因此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以数字来表示就是七九八六。七为春,是阳气上升的起点,九为阳气上升的顶点。八为秋,是阴气收敛的起点,六为阴气收敛的终点。阳气的增长过程为不断发散和上升,阴气的增长为不断收敛和下沉,所以说七上八下,指的是气的上升与下沉。

冬至为阴极,夏至为阳极,阴极之位为地门,阳极之位就为天门。地门阴极则生阳,天门阳极则生阴。冬至当天,太阳从东南辰位升起,一阳初生。夏至当天,太阳从西北戌位落下,一阴初生。所以戌为天门,辰为地门,天门生阴,地门生阳。

冬至数九

冬至当天太阳升起之后,一阳之气从阴极之位初生。九为最大的阳数,所以数九也就是数阳气的增长过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阳气至此已经显现,柳枝抽出了新芽。九尽桃花开,少阳之气完全取代了寒水之气,大地回春。

所以数九就是数阳气,冬至一阳生,因此数九就从冬至当天开始,也就是太阳黄经到达270度的那一刻开始。今年冬至交节在十一月二十九的卯时三刻多,那一刻就是阳气初生的开始,也就是数九的开始。

数九也可以称为“数阳”,一阳二阳不出手,三阳四阳冰上走,五阳六阳,沿河看杨柳,九阳加一阳,耕牛遍地走,桃花遍地开。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冬至逢单日,当天数九,逢双日则第二天数九,第二天也是单日。

意思就是冬至要从“单日”开始数九,虽然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单日数九,也可以看出数九就是数阳,因为单日为阳。所以数九一定从冬至当天开始,也就是阳气初生之时开始。

逢壬到底数几?

春夏秋冬,对应七九八六,七为少阳,九为老阳,八为少阴,六为老阴。所以七为春木,九为夏火,八为秋金,六为冬水。在四季之中,春季的甲,夏季的丙,秋季的庚,冬季的壬,就是四季的力量特点。

夏至三庚入伏,就是以庚金的伏藏来反衬火气的强旺,火气越强,则天气越热。秋后金气当令,因此立秋之后第二个庚日为出伏,代表着金气已强,暑气结束。同样冬季的壬日就是冬水之气的强旺之日,水在冬季就为寒。

所以冬至后的壬日,就是冬水强旺之时。古人常根据冬至后的壬日来判断雨水的多少,书云:冬至后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三日得壬,平常;四日得壬,五谷丰熟;五日得壬,小水;六日得壬,大水;七日得壬,河决;八日得壬,海翻。

也就是壬日越靠后,冬水之气就越强,所以冬至逢壬,并不能叫数九,因为数九是数阳气的,而壬日反映的是寒气的增长过程,壬水为六,代表冬寒。所以冬至逢壬应数六,每六天为一个六,数之六六三十六天,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就是大寒节气的中间。

今年腊月初三就是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三十六天正是大寒的中间,此时已经进入农历的正月了,也就意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会比较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冬至   天门   阳气   阴气   阳极   阴极   单日   夏至   当天   也就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