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框图证明我们的世界是假的

如何证明一个世界是假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证明这个世界不连续,也就是证明时间和空间有一个最小单位长度,且看下面这个程序框图



首先我们来求这个程序中位置的变化速率,也就是我们现实世界中的速度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知晓:

速度=位移/时间

=x/(x(t2-t1))

=1/(t0+t)

乍一看,这个公式好像没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式中的x当做位移,t为做物体的以自身时间为参考每移动一个单位长度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了物体实际的运动速度快慢,而t0当做光速的倒数也就是1/c,而我们公式求的是观测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

现在再来看看这个公式

观测到的速度 =1/(t+1/c)

从这个公式就可以看出

1)当物体处于低速运动状态时,t的值很大,而1/c很小很小,所以我们观测到的速度近似于1/t,也就是说观测到的速度与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几乎一至

2)而当物体以趋近无限大的速度运动时,t趋近于无穷小,此时我们观测到的速度就无限接近1/(1/c)也就是光速c

从这两个特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所谓尺缩钟慢,在相对论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接近光速,它的时间就越慢,但这是我们站在观察者的视角得出的结论;那我们要是换一个视角,以运动物体本身为参考,由于接近光速,所以我们的时间无比的慢,假设外界看到我们以接近光速跑出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但由于我们的时间近乎停止,所以我们花费的时间趋近于0,因此可以算得对运动物体自身而言,其速度是无限大的

也就是说对于观测者观测到的光速运动的物体,从物体本身的角度看,其运动速度其实是无限大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观测者与运动物体本身观测到的速度存在这样的差异,不防大胆假设一下,我们所在的世界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连续的世界,存在一个最小的单位时间,以及最小的单位空间长度,所有的运动物体每次只能运动一个单位长度,而做一次运动,相当于计算机进行了一次运算,需要耗费一个最小的单位时间,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对观测者而言,存在一个无法超越的速度,而对运动物体本身而言,又没有速度的限制,当自身速度无穷大时,外界观测到的情况就是以光速运动,并且运动物体的时间停止了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都世界是不连续的,那么是不是就能很好地解释相对论中出现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框图   无限大   相对论   光速   物体   公式   长度   最小   速度   单位   时间   程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