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现状:美女如云,牛肉5元,自行车是宝贝,以物换物

瓦罕走廊是中国与阿富汗之间的一段狭长地带,曾经全部属于中国,唐朝在此设置“葱岭守捉”。

清朝政府曾长期在该地区设官、驻军镇守,更加巩固了有效统治。

瓦罕走廊呈东西走向,西边是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东边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处在两国的边境上,边境长度仅有92.45公里。

瓦罕走廊上的古遗址众多,在历史上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如今在戈壁滩上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影子,破乱不堪的古老驿站,在岁月的长河中,诉说着曾经的往事。

当年大唐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时,在瓦罕走廊入口处徘徊了很久,当地人告诉他,走廊内部环境恶劣、人烟罕见、野兽出没,不建议他前往。

但玄奘法师为了节约时间,毅然决然的通过了瓦西走廊,如今当地还有碑文记载。

别说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即便是现在独自一人穿越这里,也是九死一生。

瓦罕走廊内部并不是平坦的,这里有沙漠、戈壁、群山,整个走廊东西长约400公里,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被大雪覆盖。


如果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存在的话,瓦罕走廊非常贴切她的描述,近几百年来,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事,都没有波及这里,可以说阿富汗境内段的瓦罕走廊是该国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目前当地有一个城镇,名叫卡里塔,居住着大约有12000多人,大多数是为了躲避从古至今的战乱,不得已才搬迁到这里,数百年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正因如此,让这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和传统,他们说瓦罕语,这是一种类似于塔里克语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

由于当地的气候环境恶劣,不适合农业发展,农耕文明早已被游牧文化所取代,牛、羊、骆驼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

在2002年以前,这里90%的人没有走出过瓦西走廊,因为这里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想要出去必须一次,必须骑马或者步行,没个几天几夜是走不出去的,如果半路遇上恶劣天气,迷路的概率非常大。

漫山遍野的野兽,也是他们不敢冒然离开聚居点的原因之一,这里有大量的阿富汗雪豹、西伯利亚狼,人类靠单打独斗,根本就不是它们的对手。

平时他们放牧,至少两人以上才可以,还需要带上自己养的犬,希望在关键时刻能帮助自己。

随着现代文明的影响,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这里的人重新认识了世界,结束了信息传递靠嗓子喊的时代。

手机虽然有了,但网速是真的不咋的,在城镇中心有座铁塔,但由于当地地形复杂,信号衰减特别厉害,特别是遭遇暴雪和沙尘暴之后,网络基本瘫痪。

目前当地有一所学校,可以上14年,学历相当于咱们的高中,如果想继续上,可以走出瓦西走廊,到其他地方深造。

这所学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个艺术特长班,重点学习舞蹈、音乐和当地传统的文化,在加上他们从小就能歌善舞,所以培养出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人才,比如大名鼎鼎的美女超模拉托波哥,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地处于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的居民不仅淳朴善良,在颜值上也是非常漂亮,难怪诗人都用“虽处荒芜,心却善良,能歌善舞,美女如云”,形容当地人。


当地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卖牲畜,每年都有外地的经销商前来采购,以低廉的价格买进,再以几倍的价格卖出。

瓦罕走廊没有工厂,看不到一点被污染的痕迹,这里的牛羊吃的是青草、喝的是高山融化的雪水,牛羊肉自然比那些吃饲料长大的,要好得多。

最令人羡慕的是,价格是真便宜,每斤牛肉只需5元人民币,羊肉8到12左右。

而且当地人也很乐意接受以物换物,因为那里物品比较匮乏,任何物品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

他们最喜欢的换的物品就是自行车,自行车在这里比汽车还热销,汽车除了价格贵的外,关键是当地的大多数路都很窄,汽车毫无用武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走廊   阿富汗   伊朗   能歌善舞   当地人   中国   牛肉   恶劣   自行车   现状   物品   宝贝   价格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