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起夜”与“不起夜”的人,哪个更健康?

生活上的压力,让很多人的睡眠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有些人会选择睡前不喝水,因为这能避免晚上起夜,避免醒了再也睡不着。

不过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起夜次数是0~2次,当然也有些人起夜次数相对频繁一些,而起夜次数特别多的话,也应注意是否是身体出现问题,及时去医院检查。

那么,“晚上起夜”与“不起夜”的人,哪个更健康?

晚上频繁起夜

1、生理原因

如果自身晚上出现频繁起夜的情况时,要考虑是不是生理原因,比如睡觉前喝了太多的水,或者吃了一些含水分特别多的食物。

2、膀胱出现了问题

当膀胱内堆积病毒性物质较多时,就会引发一些炎症,而此时膀胱的容量就会出现减少,由于膀胱容量减少,身体储存的尿量就比较少,此时也更容易出现频繁上厕所的情况。

多功能向膀胱容积降低,在临床上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治疗。

3、糖尿病

稍微年长的朋友若突然出现频繁起夜的情况时,则要考虑是否是因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生活中会出现口干舌燥,多饮多尿的表现。

此外糖尿病也具有三多一少的特征,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检查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晚上不起夜

1、饮水量少

晚上起夜的次数与每日饮水的摄入量有关,若夜间不起夜的话,或饮水量少或睡前饮水量少,都会导致自己尿液变少团不会产生排尿的感觉。

2、膀胱体积大

每个人的身体器官特征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膀胱体积是比较大的。若膀胱容量超过500~600毫升的话,则属于膀胱体积大,这一表现也属于生理性反应,每10个人中就会出现1~2个为膀胱体积大的人。

不过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也不需要过于担心,而膀胱体积大则需要更多的水分才会导致膀胱充盈,从而产生排尿的感觉。

综上所述其实能看出如果非要说哪个更健康一点的话,还是晚上不起夜更健康一些,而正常情况下0~1次的起夜次数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过于频繁,则应多注意。

起夜次数增加该如何调节?

1.尽量避免睡前喝水行为

许多人都有睡前喝水的习惯,而像高血脂心脑血管病,人平时也会多喝水,觉得喝水可以稀释血管壁中的脂质物质,降低血液浓度。

但如果喝水过多的话是会增加肾脏负担的,也会导致晚上起夜次数变得相对频繁,所以建议大家在睡前两小时喝水,不要临睡前喝水。

2.睡前及时小便

在睡觉前不管自己有没有排尿的感觉,都建议去厕所上一下,这样也可以避免晚上起夜次数增加,能够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3.不要喝酒,喝咖啡刺激性饮品

很多人喝酒喝咖啡之后,会明显感觉自己上厕所的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喝酒之后人体内的抗利尿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使自己在睡眠期间身体仍然会进行代谢,此时就会频繁地产生尿液,自己起夜次数也会变得更加频繁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晚上   尿液   膀胱   饮水   体积   糖尿病   频繁   次数   身体   感觉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