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底该喝多少水?英国科学家给出了计算公式

网上关于每天推荐饮水量的说法层出不穷,像“每人每天需要喝八杯水”等等。然而这些说法究竟靠谱吗,近期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工作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靠谱的关于这项问题的研究并给出了饮水量的计算公式,公式在文末,让我们一步步来看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公式的。

今年11月发表于《Science》上的一篇题为“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体水周转的变化的影响”系统性地研究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说它靠谱?以前的很多关于饮水量的研究大多是采取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受试者回忆自己的饮水习惯等,这就可能存在很大的误差,另一方面受试者的涵盖面不光,难以得出一个统一、可靠的结论。

而这篇工作,作者选择了5604名来自于全球23个国家的志愿者,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而且年龄范围覆盖了出生8天的婴儿到96岁的老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

作者他们测定了所有志愿者的水周转量,人体每天获得的水分(input)和损失的水分(output)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这个总量也就是人体的水周转量(WT)。其中获得的水分来自于五个方面:摄入的水分、食物中含有的水分、代谢产生的水分、呼吸时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和皮肤吸收的水分;而损失的水分也包含五种:汗液、大便里的水分、呼吸时呼出的水分、尿液和经皮肤散发的水分。

通过让受试者在第一天饮用100ml带有5%氘水的混合水,随后每天测定人体损失的水分,那么当第一天刚饮用进去时,就能测定散失的水分中含有的氘水的比例,就可以通过这个比例反推出人体含水的总量。在7到14天之后,氘水比例会降低至基线水平,这个速率就能得出每天人体水分的周转量(WT)。

作者发现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水周转量差异非常大,如果仅仅是取一个平均值,显然无法用于指导其他个体的水周转量。因此他们将可能会导致个体水周转量不同的因素分别与个体的水周转量绘制了相关性曲线。

最后根据得到的这些相关性,通过加权的结果他们得到了一个计算个体每日水周转量的公式(如下):PAL是身体活动水平,作者给了个参考值,20岁左右的姑娘、小伙,不是运动员的话大致是1.75,20岁左右的运动量PAL是2.5;体重(body weight);性别,男性为1,女性为0;湿度,是运动员则athlete status为1,不是为0;HDI是人类发展指数,高指数国家为0,中低指数国家为1和2,我国为高指数国家;所在地海拔(altitude)、年龄和温度。以小编为例,PAL大致为1.75,体重75kg,男性,北京平均湿度55%,非运动员,HDI为0,海拔平均40m,年龄27,温度目前北京大约0 。

WT=1076*1.75+14.34*75+374.9+55*5.823+0+0+40*0.4726+0.3529+729+24.78*27+1.865*0-19.66*0-713.1=4357ml,大约4升水。

这是水周转量,根据上图中人体获得水分的来源,从食物和饮用获取的水分大概占水周转量的85%,也就是每天需要从饮用和从食物中获取3.7L水。

也可以看出来,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这个数值会有差异,比如生病时,可以适当降低PAL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周转量   英国   水分   饮水   公式   运动员   科学家   个体   人体   指数   作者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