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对糖友也很重要

近期研究显示,进餐顺序对于餐后血糖影响很大,同时也会影响血脂、血压与体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进餐顺序对血糖的影响

国人的一般饮食顺序都是先吃主食,就是吃饭、面、馒头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样的顺序会使餐后血糖陡然升高;即使把主食与菜混合着吃,餐后血糖依然还会升高。如果把主食放在最后单独吃,尽管血糖也会升高,但是其升高是较少的,而且过程是平稳的。

欧美国家人群通常是先喝汤,然后吃菜,最后根据腹部的饱胀感觉,适当吃些面包、薯条、吐司之类。这种饮食顺序应该说对糖尿病患者是很有好处的。首先喝汤,让胃处于充盈状态,有饱腹感,有利于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值;再吃蔬菜,增加纤维素帮助促进胃肠道蠕动,再接下来吃荤菜,最后吃主食,这样摄入的主食量必定会有所减少。

三餐的进食营养分配

关于每天三餐的进食营养分配问题,我国民间素有“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的总结,外国人也有“早餐饮食比国王,中午饮食学大臣,晚上饮食像乞丐”之说。但是如今已经有了十分具体明确的科学规定:全天最佳的饮食量分配应该是:早餐不但要吃得好而且还要吃饱,应该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50%,不但必须吃主食而且要吃蔬菜与肉类;午餐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30%;晚餐占全天总热量的20%。每一餐都要让食物丰富和多样化,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

有助控制血糖的建议

2019年美国糖尿病年会(ADA)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全天的主食在下午三点以前全部摄入,对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血脂都有好处。这个规定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有国内专家建议在下午六点以前完成晚餐,而到次日8点再开始早餐。断食时间相当于12个小时,而且不会导致睡眠障碍,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

国内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建议,如推荐多进食血糖指数低的粗粮,包括大麦、小米等主食或土豆、藕、山药等“跨界主食”;再如蔬菜宜多吃芹菜、西蓝花、空心菜、卷心菜、莴笋、菠菜等,其纤维素含量高,有助于控制血糖;荤菜则推荐多吃鱼贝类,其次是禽类;在烹饪方式上建议尽量使用水煮、清炖、少放盐等方式。

水果应该放在两餐之间进行。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食用的水果为柚子、猕猴桃、桑葚、西红柿、苹果、火龙果、木瓜等。

文/戴伦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碳水化合物   顺序   荤菜   纤维素   主食   血糖   全天   热量   血脂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