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永远>60%电量的全天候手机

屠瑜/文

到了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生活越来越接近正常的轨道。在这特殊的一年,上海人经历了太多起起伏伏,感受过疾风暴雨,也感受到煦日春风。曾经不怎么照面的社区民警、基层干部、居民志愿者,频繁与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他们中的许许多多人,如暖流,如微光,守护一个个和谐社区、温馨家园。

黄浦区文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汪嘉梁。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上个周末,黄浦区文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汪嘉梁一边戴着耳机,一边洗碗,电话不停。自从进入社区工作后,他的手机就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而且保证有60%以上的电量。居民们都有他的手机号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到他。

比如最近,有居民对于防疫政策的变化表示不理解,汪嘉梁就会耐心及时解答,做好心理安抚;因为上海实行跨省市通勤人员白名单制度,辖区居民有不少周一到周五在苏浙工作,趁着他们周末在家,汪嘉梁要赶紧收集好申报材料,等周一就马上上报,避免耽误时间。

社区民警孙礼钢(左)。采访对象供图

2022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的社区民警孙礼钢,心中一直牵挂着纺大小区里的那些独居老人。一年以来,这个小区里总计2100名的60岁以上居民没有发生一起因得不到救助而危及健康的事件。有人说疫情是一股寒潮,但在这股“寒潮”中涌起的暖流,真真切切地温暖着纺大小区里的每一位老人。

疫情期间很多好的举措,也成了孙礼钢的工作常态。有时老人的子女因为管控无法前来照顾老人,就会把电话打到孙礼钢的手机上,接到这样的求助,他都会满口答应为老人提供帮助,让子女们放心。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存在老人手机里或者写在纸上,对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客气,有什么事直接给我打电话,随便什么时候,我手机24小时开机,铃声也已经调到了最大。”

图说: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珏整理核实居民代配药清单。采访对象供图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珏依旧忙碌,除了日常门诊工作和随时可能要出发完成的密接人员检测任务,还有自己负责的2个小区、近5000名居民的家庭医生工作。

“许多老年人碰到不舒服就容易焦虑,尤其目前阶段,更多了几分疑心病,我们除了要及时诊断代配药,还要及时排解他们的心理负担。”张珏说,因为小区隔离期间的接触,她和许多居民都已经处成了朋友,有不舒服先找张珏成了居民们的习惯。有居民术后需要换药或是看病咨询都会直接电话联系她,还有些居民对自己的病症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检查,她会根据对方的描述,详细解说可能需要排查的化验项目和看诊科室,帮助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症看病,不走弯路。无论早晚,或是在采样期间漏接的电话,再忙张珏也会抽空回电,“万一是急事,不回过去晚上都睡不踏实”。

社区工作本就烦琐,防疫工作需要奉献精神。居民区书记汪嘉梁、社区民警孙礼钢、社区医生张珏,只是上海16个区215个街镇6100多个村居中基层工作者的缩影。上海有无数基层社区工作者在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他们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风里雨里,牵挂百姓冷暖。为了老百姓,他们24小时不关机;为了老百姓,他们放弃和家人共度周末的时光;为了老百姓,他们冒着严寒,走街串巷,守护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让我们向每一位基层守护者,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金山区   黄浦区   述评   居民区   电量   民警   上海   老百姓   居民   老人   工作   手机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