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雪落长春默无声(三)

不过,难得来到长春,有一个景点,喜欢学习历史的人应该去一趟,就是伪满皇宫。

长春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选中长春作伪满首都,而不是哈尔滨、沈阳,是由于长春的地理位置适中,并已在日本的势力范围之内,而且交通便利,可由铁路通往大连、丹东。

伪满皇宫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在伊通河的西岸。占地面积不算大,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

从火车站往东,我们沿着一条遍布地摊的街走了许久才到。门票八十元,学生票三十。现在称伪满皇宫博物院。

进入伪皇宫大门后,花了两小时走遍了整个皇宫,参观了溥仪第三次登基的地方。

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均为两层,风格独特,檐角高挑,覆黄瓦,内部的装修与办公用具却是西方的。

所谓皇宫竟如此寒碜,三幢小楼加一个所谓的御花园,傀儡皇帝的确憋屈。

大雪纷纷扬扬,从铅灰色的天空,悄然无声向下洒落。从伪满皇宫出来,我们按照地图的指点,乘公交车顺着人民大街南行,想走马观花的看看这条记载着长春历史的城市主干道。

人民大街旧景

人民大街曾几易名称。俄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的长期殖民统治,对长春城市风貌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代长春城市建设的起点,始于1896年俄国侵入东北,攫取了中长铁路的筑路权,并在长春建起了俄国人居住区。

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沙俄在长春的权益为日本所取代。日本人以铁路用地为名,通过收买和非法侵占手段建立了日本满铁附属地。1907年兴建了长春火车站。

日本人以站前广场为中心,沿广场由南铺设了一条长约九百米、宽四十米的柏油马路,命名为长春大街,后又改称中央通,即今日人民大街的北端。

1945年东北光复,苏联红军将大同大街改称斯大林大街,并在广场的中心修建了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

1996年,斯大林大街更名为人民大街。笔直的中轴大道与纵贯城市的伊通河平行,贯穿整个长春市区,全长近十一公里,笔直宽阔。

我们看到在这条老街上,从北至南,排列着三组标志性建筑群,那就是新发广场周围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建筑群;人民广场附近的伪满洲中央银行建筑群;以及人民广场以南的建国大学建筑群。这三座建筑今天都有了其他的用途。

雪不紧不慢的下着,后来,雪快忽慢;忽大忽小。风里加着雪,团团片片,纷纷扬扬。虽是冬天,长春并不显得萧条,干净有序的街区颇有些北欧城市的气质。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长春   通河   斯大林   司令部   伪满   建筑群   日本人   日本   皇宫   游记   大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