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利伟进太空除了带食物,还带上一把手枪,他在怕什么?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点,这是在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时刻。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在空间狭小的太空舱里,除了携带必要的水和食物之外,杨利伟还带了一把64式自动手枪。

航天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之一,体现了在科技领域在多个方面的成就,既需要国家大力的经济条件支持,又给现代科技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航天事业发展史

除此之外,欧洲人民在15世纪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区域被探索、开发。于是到了19世纪,先驱者们开始把目光集中于浩瀚的星空。

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太空,每一次活动范围的扩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跨越。

在面对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日益耗损,甚至不可再生的情况下,载人航天的发展也能促进我们对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居民谋求更好的福祉。

在二战过后,美素开始在军事方面进行竞赛。但世界人民满目疮痍,对战争深恶痛绝,美苏便扬言要打到太空去。可以看出,航天事业也具有巨大的军事价值。

使用无人航天器,可以更准确、更及时地完成探测和侦察任务;安全连续地进行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太空之中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地。

载人航天事业有如此多的价值,我国历来也十分重视。1956年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先生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院长。

1958年又开始兴建了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一直到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长征系列或将开始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学院做飞行员,1995年从空军现役飞行员选拔至预备航天员。

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

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

2003年10月15日,在杨利伟和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在10月16日,北京时间5时35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地球轨道运行14圈之后,开始返回地面。

面对当时航空航天技术还有着许多未知的问题亟待解决时,虽然之前载人航天早已搭载过是生物活体,从小白鼠到小狗,但活人进入太空在中国,杨利伟是第一人。

在中国史无前例,仍然有着未知的风险。

所以在太空舱携带的物品之中,除了一些私人物品、食物和水之外,还有一系列救生物品,譬如卫星电话、定位仪之类。

但我们可能没想到的是,几乎每个航天员都会配备一把手枪。

给航天员配置枪支,那我们就会有很多突发奇想的问题,杨利伟在2003年航天飞行的过程之中,也无一例外地带上了一把手枪。

据悉,杨利伟航天过程中,他所携带的手枪是一把六四式的手枪。

六四式手枪是中国1964年设计,1980年开始生产的一种自动手枪。作为一种小型手枪,它的质量只有560克左右,一斤多一点,不像别的机枪一样笨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杨利伟会选择六四式手枪,质量轻便,易于携带。除了轻便以外,它的外形也很美观,射击的精确度好,声响不大,是我国常用的警用武器之一。

带枪的原因

小巧的设计类型,同时也让六四式手枪的杀伤力比不上其他枪支,威力较小,有效射程只有50米。

选择一把便于携带、杀伤力较小的手枪,肯定是有它的道理,那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选择呢?

在太空之中,没有任何的重力,携带枪支进入太空难道是因为有别的威胁存在吗?其实要在太空之中开枪基本不太可能。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太空之中除了没有任何空气、重力之外,同时太空之中的温度也极低。地球是因为有着合适的大气层,把太阳传播的热量留在了地球上。

进入深空时的温度大概在零下270左右这样的极度低温,没有任何生物生物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所以我们要在太空开枪,可能我们根本无法射击,枪支就被冻住了。

同样,在人类难以忍受的条件下,如果排除了温度的影响,我们就要考虑到真空环境。

宇航员都要穿上厚厚的航空服,抵御严寒和传输氧气,缺少氧气,火药也不能燃烧。

六四式手枪所携带的火药量很小,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在真空环境下,火药量小就能成功发射,无法点燃火药,枪也就成了没用的玩具。

虽然现代枪支设计了氧化剂,来防止在低温潮湿的环境,避免了无法点燃火药的情况,但是在太空之中想要成功射击,依然十分困难。

最后就是太空失重状态下,我们是永远漂浮在空间之中,没有上下左右,如果我们克服了前面两个因素,成功射击会怎么样呢?

在地球上,人们进行开枪时会有反作用力,高速飞驰的子弹在击出的瞬间,蕴含的能量巨大。在地球上我们最多往后退一步,手抖抖。

但在太空之中成功射击,反作用力会一直在我们身上,可能会使得航天员倒退几十米,远离自己的空间站,有着更加复杂、未知的后果。

而且射击飞出的子弹,会随着行星的引力像别的天体一样,随着行星绕圆飞行,自身携带能量,所以它的飞行速度更快,如果宇航员一直待在原地不动,很有可能被自己射出的子弹大打中背部。

关于苏联

所以如果真的要在太空作战,要点燃火药的手枪简直不太可能。

如果真的在外太空遇到类似外星生物、陨石撞击之类的威胁,电磁炮或者激光枪更加实用,杀伤力也更高。

所以宇航员杨磊携带枪支,基本就排除了在外太空执行飞行任务时,射击的可能。

但手枪的作用,在当时依然也是作为宇航员求生自保的工具,苏联就是最好的案例。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航空技术还比不上现代的完善、安全,仪器更是没有现在精密。载人航空面临着许多问题。

例如推进力足够大、可靠性高的运载工具、了解人体能够承受的空间极限条件还有可靠的救生技术和安全返回技术等都是核心问题。

早在1965年3月18日,苏联就发射了上升2号载人飞船宇航员别列亚耶夫、列昂诺夫二人在太空执行完26小时2分钟的飞行任务后计划返航。

在太空里行走了24分钟左右的列昂诺夫,他的太空服突然急剧膨胀,内外气压出现了异常,导致列昂诺夫不能通过航空舱门,一直不能回到舱内。

看着自己太空服扬起逐渐耗尽,列昂诺夫也心急如焚,在地面还在收看外太空影像的人们却爱莫能助,谁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出现了差错。

呼吸频率急剧上升,大汗淋漓的列昂诺夫还在不断尝试着调节自己的太空服,在他就快昏迷之际,无奈只好给太空服减压,赶在氧气耗尽之前回到了舱内。

几番挣扎想要回到舱内的列昂诺夫已经心力交瘁,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关心其他。

此时他的太空服鞋子里早已经集聚了6升的汗水,太空服也被一层雾气笼罩。

就在返回的路上,却再次发生了意外。飞船并没有降落到预定的降落地点。

在返航的过程中,由于飞船的操作系统出了故障列亚耶夫、列昂诺夫二人只好手动操作飞船进行返航,但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导航上一个细微的差距,在地球上就是几千公里的距离。

但是太空舱内氧气气压异常,造成了整个飞船在穿越大气层时气温急剧升高,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失灵了。

缓过神来之后他们手动降落在乌拉尔山的原始森林之中。

原定计划是降落在西伯利亚平原地区,但这次偏航却让他们距离目的地差上了3200公里,而且当时正处于3月份,靠近北极的原始森林地区依然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刚刚经历过暴风雪洗礼的原始森林,四周不时可以听见各类野生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嚎叫。这里基本荒无人烟,无人打扰的原始森林是野狼、棕熊的乐园。

在当时救生技术也根本比不了现在,苏联的两位宇航员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漫天白雪当中,脱离了飞船这个庇护所,他们估计等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列亚耶夫、列昂诺夫在飞船附近的雪地上写出了摩斯电码求救信号,飞船的通讯电线也被烧毁,无法主动联系到相关人员。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把手枪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外有豺狼虎豹的窥伺,稍不留神就成为荒野食肉动物的盘中餐,又是在食物匮乏的冬季,任何一种饥饿的大星掠食动物都不会放过毫无抵抗之力的人类。

好在他们捱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夜,晚上乌拉尔山的寒风冰冷刺骨,直到第二天,在乌拉尔山脉伏击搜寻的直升机才发现了他们。

直升机上的飞行员先是空投了一些食物和衣物给饥寒交迫的他们,漫天大雪也让御寒的衣服和食物不能顺利空投。

由于暴雪就像鹅毛一样,加上原始森林地区根本不可能让直升机停靠,列亚耶夫、列昂诺夫走了快十公里之后,才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地区登上回家的直升机。

所以在发生了那次事件之后,苏联和俄罗斯在1986-2006年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们都会携带特制的三管手枪。

所以包括杨利伟在内的宇航员,也就理所当然得配置类手枪作为自保工具,手枪也是生存用品之一。

在面对风险巨大的载人航天事业,哪个国家都不能保证每一次载人航天都能按照预定的蓝图进行,宇航员们的生命可能下一秒就走到了尽头。

其他案例

1986年,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上午,全美人民都在观看着CNN的载人航天转播,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飞行,仅在挑战者号升空73秒之后就发生解体,7名宇航员殉职。

同样在2003年,哥伦比亚号在德克萨斯上空进入大气层返航之际,事故发生了,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发生爆炸,宇航员们全部尸骨无存。

宇航员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们被关在舱内需要承受高温的炙烤,爆炸的侵蚀,这些非同寻常的折磨更是让他们生不如死。

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痛苦的同时,在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便要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牵挂自己的家人永远天人两隔,相信他们也是心有不甘。

谁都不想意外发生,但面对死亡的现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痛苦的宇航员们会不会选择用自己携带的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死亡已成定局,不可挽回。在飞船爆炸解体之前,飞船的温度就已经高达成百上千度,制冷系统早就停止运转,在烤箱一样的飞船内,这样的时刻,美国一秒都极其煎熬。

所以我想给航天员配置手枪也体现着人道主义的关怀。

因为他们是英雄,我们不想让英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最美的航天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中国的航天事业,传承着中国千年来对浩瀚星河的仰望。

航天员们将一生都奉献航天事业,不但要接受身体注定会跟常人不同,还要忍受在外空的陌生环境和威胁。

在外太空环境下,谁也无法保证他们的身体事后会不会发生病变和患有后遗症。但他们始终为了航天事业而义无反顾地贡献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完-

参考资料

《世界航天日:杨利伟进入太空带把枪是为了什么?》 人民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手枪   太空   苏联   航天员   大气层   枪支   宇航员   原始森林   火药   飞船   食物   杨利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