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天征程一览:中国空间站将形成目前最大构型

“中国空间站将形成目前最大构型”的消息登顶要闻热搜,神十五入轨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3舱3船组合体,是目前最大构型。三舱即天和、问天、梦天,三船即神舟十四号和十五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总质量近100吨。神十四和神十五两个三人组将太空会师。

神舟十五号计划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也就是今天,又一历史性时刻。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这一壮观历史性时刻,是我们这辈人见证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史曾迎来了太多纪念时刻,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泱泱华夏的航天征程,同时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迎接一个又一个属于我大中国的辉煌成就。

一、中国20世纪航天史

开端: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并于同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中国航空和火箭事业,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前期艰难缓慢发展的航天事业,内忧外患,国际技术封锁、国内技术人员稀缺、缺乏经验和有效指导,经历了一段时间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岁月,但是经过航天人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终于迎来了转机。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同年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试验失败,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研究制订星级航空长远规划。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者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再次发射试验,大获成功。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导弹首次试飞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验成功。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极大鼓舞人心,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并且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之久。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照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试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圆满成功。

1990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1年1月22日下午18点23分:中国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二、载人飞船发展史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二号 2001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 2002年03月25日 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 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29日 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 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凌晨4点40分,将搭载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太空,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出征仪式,并且于2016年10月19日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形成组合体,于2016年11月1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主着陆场,完成载人任务。

神舟十一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十二号 2021年6月17日9点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精准点火发射。于11月5日和12月26日执行两次出舱活动,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十三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

神舟十四号 2022年6月5日19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刘洋),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176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一周内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返回。

神舟十五号计划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也就是今天,又一历史性时刻。


注:大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中国   酒泉   探空火箭   神舟   构型   运载火箭   航天员   华夏   宇航员   空间站   飞船   征程   航天   太空   火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