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远:我在老家建了个房



蒋振远:我在老家建了个房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滕州市微山湖(古镇)红荷水镇,也就是滨湖政府的驻地——岗头。今年,我在老家建了个房。

我建的这个房子,是按村里的排房规划,盖得个两层小楼。一些同学、好友、关心我的人士,听说我在老家建房,都很诧异。有人认为,是为自己回老家养老所备;也有人猜想,老家是旅游景区,为以后拆迁高价赔偿而建;还有人臆想,退休后闲来无事纯粹为了玩才建的这个房。上述猜测都没有切中要害。更不知我建这个房的用心。

说起建这个房,要追溯到本世纪初。当时我们村里为了便利给老年人养老,有给老年人划宅基地的规定。我向村里提出申请,没想到村里竟同意了。给我父母安排了一块17米见方的宅基地。2003年我父亲去世,母亲由我们兄弟四人轮流照顾。2011年开发微山湖古镇,老家的住房拆掉了,母亲没有住处。正好这块宅基地救了急,我在这块宅基地上,建了一处四间的简易房,里面水电暖一应俱全。母亲搬进去住了5年多。2016年6月搬进社区荷塘月色小镇,这个简易房就闲置起来了。

母亲搬进了荷塘月色小镇小区,因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上不去楼了。为了让母亲住得舒适些,我将车库进行改造,弄成和楼上的房间一样。洗手间、热水器、空调,所有设施,全部配齐,只是地方小了些。母亲不用上楼了,经常在外边走走,活动活动,精神很好。

我看到母亲的住处狭窄,心里很不舒服。让人感动欣慰的是,去年我们村里解禁,有好多人开始建房。为了稳妥起见,我让三弟专门请示了村里的领导,村里领导说,要盖就盖吧。于是今年春上开始动工,先是拆除,再就是填土让地基增高,接着动工兴建,房屋建成后,我又将门前通往环村路的路段铺上了水泥。

说到这里,我想朋友们已经想到了我建房的原因了吧:为了母亲。

我的母亲,我们兄弟姊妹六人的母亲,今年已至鲐背之年,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很好,生活自理。我父亲弟兄五人,父亲最小,排行第五。母亲和父亲结婚后,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6人。奶奶和二伯父一直和我们一家生活在一起。从我记事起,我就看到母亲起早贪黑、勤俭持家、辛勤劳作,干在前、吃在后,精心侍候奶奶,照顾二伯,给他们养老送终。邻里和睦相处,没有和别人红过脸,谁家有困难,尽量帮忙照顾。受到邻里的敬重,这也就是墨子说的“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墨子·兼爱中》)吧。

我父亲做过生产队的保管员,从年轻时一直干到分田到户,很少照顾家里,母亲没有一句怨言,默默无闻在忙家、忙老人、忙孩子;为母则刚,为媳则强;这么多年来,我没见母亲休闲过一天,没见母亲生过病。老人家后来告诉我,那时候不敢生病,即使不舒服,也都忍着。老的要照顾,小的要哺育,收干晒湿,根本没有时间生病。母亲老了,特别是父亲走后,我感到母亲苍老了许多。我们兄弟姊妹6人商量,要让母亲安享晚年,成为我们这一带最享福的老太太。

母亲的一生虽然很艰辛,但母亲是幸福的;母亲沧桑的脸上总是荡漾着满足的笑容,写满了对儿女子孙的爱心。如今,母亲年事已高,有这么多儿女子孙围绕在身边照顾她,呵护她,孝敬她,让她衣食无忧,她是个幸福的母亲!母亲的一生,经历了二个朝代,四世同堂,在母亲身上传承着中国妇女朴素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来自优良的家教,父母的教养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这也就是所谓“榜样的力量”。

母亲身体健康,生活舒心,由此我想到了孔子说的“仁者寿”(《论语·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仁爱之心、行仁义之举、做慈善之事,心地善良、有道德修养的人便长寿。我夫人看到母亲精神矍铄,经常对我说:老母亲能成为百岁老人。我说:敢情吧。这是我们的愿望。我真切地感到,母亲健在是为人子的天大幸福。

还有一件更令人高兴的事,母亲是一位有着五个重孙子的老奶奶。四世同堂,是人生幸事,因为上一辈看到了下一辈的延续,有什么能比生命的繁衍更让人欣慰的呢。细想这一代人又一代人都离不开时代的格局。我父亲那代人,生在乡下,脸朝黄土背朝天,在村野的土地上辛苦劳作一辈子。我则赶上了1975年的“社来社去”,后来经过考试,以滕州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跃出了农门,成了“公家”人。女儿、儿子都出生在城市,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学毕业也都有了好的工作。孙子、外孙的相继出生,赶上了国家进入新时代。四世同堂,不仅是生命的繁衍,更是家庭在精神和事业质量上的提升和飞跃。

母亲四世同堂,可“堂”在那里?这几乎成了我的心病。我每次回家看望母亲,都带上我的两个孙子。大孙子8岁读二年级,一进家门就问老奶奶好,给老奶奶端茶倒水。二孙子一岁多,一见老奶奶就亲,和老奶奶抵头碰脸,将妈妈洗好的红提、小西红柿,第一个送到老奶奶嘴边。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咯咯笑个不停;母亲舒心地和重孙子玩耍,脸上荡漾出喜悦的笑容,仿佛年轻了许多。看着这情景,越发坚定了我为母亲建“堂”的想法。我将这个想法,和孩子们商量,他们个个同意;给兄弟姊妹一说,都觉得可以;给要好的朋友讲起,都说应该。

建房需要资金,因突然决定,我一时拿不出所需的钱款。我们又不生意又不买卖,我和夫人都是农家出身,是工薪阶层,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我们退休多年靠退休金生活,一时凑不齐这么多钱。儿子、儿媳是主力军,他们拿出自己平时的积蓄,想办法贷款。好在施工者都是邻里熟人,先干起来再说,干完后再结账。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大孙子听说钱款不凑手,就说我有压岁钱,用我的这个钱吧。看来为了母亲的晚年幸福,我们的孙子也受到了影响,也要为老奶奶安享晚年出把力。



我已年届七十,想想过去的岁月,真应了孟子“三乐”的说法:“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按照这个“三乐”比较,第一乐,遗憾的是我的父亲已去世,但母亲健在;兄弟姊妹六人,身体康健,个个儿女双全,幸福美满。第二乐,我至今从教五十年,高不攀,下不吝,对教师、对学生、对教学,对社会,对学校,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问心无愧。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育人是我终生的事业,我对教育情有独钟,至今不悔选择教育。这三乐,让我的生活有乐趣;这三乐,让我的人生有意义;这三乐,让我的研究得新知;这三乐,让我的工作获佳绩;这三乐,让我的家庭更幸福……

母亲乔迁新居前,也就是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家又有一件喜事来临:胡丹丹家庭荣获枣庄市2022年度“和美家庭”光荣牌(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委统战部〔2022〕25号文件公布)。胡丹丹是我们儿媳、母亲的孙子媳妇,她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是“农业推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山亭区委工作,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工作上,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生活中,她爱着家人,关心他人,同家人一起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有爱、团结的家庭。

9月24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母亲穿上孙女买的新衣服,搬进了新家。看着宽绰的院子,高大的房间,齐全的生活设施,母亲高兴地合不上嘴。母亲迁到新居后,每天都有邻居、熟人来看望她。母亲非常高兴,热情地打招呼,请人坐到自己跟前,那个热乎经真让人感动。老人家动情地和他们聊天,说过去的往事,啦以前的趣事。母亲一下子年轻了许多,精神矍铄,笑声不断,就连走路都劲刚刚的。

10月8日(农历九月八日九),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带着各自在家的儿女、孙子齐聚新家,看望母亲。母亲高兴地年轻了许多,精神了许多,笑的合不拢嘴。我们一家老少四代,同居一室,其乐融融,这真真的是四世同“堂”了。

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母亲、孙子(女)的奶奶、重孙子的老奶奶健康,长寿!


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墨子研究学者。从教50年,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现任: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墨子   枣庄   老家   孙子   老奶奶   姊妹   村里   父亲   母亲   兄弟   蒋振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