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线:最早的国道

图/文 弘扬


大学时的一位同学是井陉人,从他那里知道井陉是个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参加工作后,每当去石家庄出差,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去井陉找老同学叙旧,顺便领略一下井陉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几年下来,井陉的几处代表性景点也都走了个遍。

井陉有雄奇秀丽的苍岩山,有幽静典雅的灵岩寺,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更有别具特色的古代村落。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这里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驿道遗迹。

这处古驿道遗迹位于微水镇东北约2.5公里处,现存的这段古驿道大约有2公里长。听同学介绍,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咸阳至燕赵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是古代燕赵和秦晋之间通行的必由之路。

“驰道”就是快马飞驰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由于清朝末年修筑的正太铁路与这条古代驿道重合,现在的石太公路、石太铁路也是倚其而建,所以这条古驿道大部分被现代道路所覆盖。井陉这段古驿道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势险峻,岩石太硬,清朝的筑路工人在规划路线时,绕开了这里。正是这一举动,才让我们今天还能亲眼目睹这段千年古道。井陉古驿道是中国仅存的古代陆路交通的实物,是现代国道的前身,因此说这段驿道是中国最早的“国道”一点也不为过。

看到古道的那一刻,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石头路基上,两道深深的车辙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远处……这可是人力与自然力抗争的真实写照啊!如此年代久远、历尽沧桑的历史真迹,真的让人感慨万千。面对深深的辙痕,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之类的词句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站在古道旁,仿佛听到了杂沓的马蹄声和车轮碾轧路面的铿锵撞击声。走在古道上,似乎是与古人并肩而行。

同学告诉我,现存的这段古驿道宽2.85米,两车辙内侧相距1.05米,外侧相距1.35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所有车辆的轮距一律改为六尺,相当于现在的1.1米,这正好和古驿道的车辙距离相吻合。车同轨的目的,就是便于全国各地车辆往来通行。遥想当年经过这里的车马队伍,因为路险坡陡、山道狭窄,为了省力,后来的车沿着原有的辙印而行,经年累月的碾轧、撞击,辙印慢慢加深就变成了眼前这样的车辙。

当车辙达到一定的深度,车就要托底,不能通行,这时就要把路面剔凿平整。随后,又开始新一轮碾轧,当车辙再次深到影响通行时,就再次剔凿。现在看到的这段古驿道,路面明显低于道路两侧。这种情况在东天门城楼下最为明显,如今城楼门洞下的路面已经比当初的路面降低了2米多,两侧被层层剔凿的痕迹仍历历在目。有人据此推算,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到1907年正太铁路开通,大约500年左右路基就要剔凿一次。

东天门是建在白石岭隘口上的一座双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约50米,分扼白石岭东西两峰。东阁门洞下有两条长达18米,最深处达30厘米的车辙。西阁关城下为人工铺就的石块,车道碾轧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换石的痕迹。由此可想像出当年的辎重车辆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危险。

东天门外不远处的古道旁,有一处平缓的石坪,叫“秦始皇歇灵台”。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成就霸业后,多次出巡秦国的疆土。最后一次东巡病死沙丘宫(今属邢台),乘辒辌车西度返回,路过井陉时,曾经在这里停歇。赵高、李斯为扶胡亥上位,秘不发丧,将臭鱼放在车上掩人耳目,导演了一出烛光斧影的历史活剧。

歇灵台附近的另一块石碑上,刻录着清代直隶总督郑大进的几句诗,记述的也是这段历史:

廿载升沉话始皇,郎当西度走辒辌。

可堪回首东征日,赵国山河暗夕阳。

古道旁的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最典型的是一座三开间石屋。石屋高近4米,面积约50平方米,平顶,石券窑洞式,是当年负责接待过往官员、处理公文传递、守路护路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石屋正中门额上有“立鄙守路”石匾。“鄙”是偏僻的意思,“守路”即守候、协助过往路人。“立鄙守路”是说在这样偏僻、艰苦的地方驻守,需要有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是“守路”人的励志铭言!

这段古驿道和秦始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人称它为“秦皇古道”。几千年来,秦皇古道为中国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交通运输功能早已伴着铿锵的车轮声随风消逝,但它的文化传承功能却日渐显现。它承载了太多优秀的中华文化基因,它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自然之美、彰显人文魅力,传播历史文化。秦皇古道是名副其实的“国道”,它一端连接着几千年古老的华厦文明,另一端通向我们民族更加灿烂的美好明天!

(写于201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井陉   石屋   灵台   燕赵   天门   在线   驿道   车辙   古道   路面   国道   古代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