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开挖地球,这次是麻省理工,外星科技加持下能否成功

挖洞这事很多人都干过,不过世界上最能挖洞的当属苏联人。前苏联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挖洞22年,挖了12262米。

那么苏联人为何对挖洞积极性那么高呢?

原因很简单,发射洲际导弹打到美国耗资巨大,还有被拦截的风险,而打洞显然要安全得多。试想一下,在美国人脚底下挖出几百个洞,直接往里面丢核弹,那感觉绝对酸爽。


当然这只是玩笑,其实,当时苏联人往地球内挖洞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看看地球内部的样子。

于是他们怀着这单纯的初心,开始长达22年的单调工作。前十年进展顺利,哐哐哐的直接让他们挖了12000米,兴奋的一帮苏联人在洞口边唱起了欢快的喀秋莎。然而不曾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后十年竟然仅仅挖深了262米。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深度上,温度已经高达数百度。设备损坏极为严重,接近当时人类材料和设备的极限。看到进展缓慢,苏联人的心情简直沮丧到姥姥家,喀秋莎也不唱了,舞蹈也不跳了。看到大家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集体抑郁,苏联高层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不了了之。去它的莫霍界面,老子不玩了。


按照最薄的陆桥算,苏联人整了22年的活,也才挖到了地壳的差不多一半。

美国人看苏联人放弃,顿时乐了。心里想:粗人就是粗人,永远不知道开动脑筋,连地球的层面图都没研究透就挖洞,活该一辈子傻大黑粗。

美国人发现,显然海底的地壳要远远薄于陆地。于是他们开启了莫霍计划,直接从海底开挖。用上美国最先进的黑科技,一阵疯狂输出,先挖它个5700万美元的小试牛刀。还别说,美国人就是牛,5700万美元一点都没有白花,直接让他们干到了海底以下183米......


这尼玛尴尬的脚指头都快把地抠烂了,得知美国人用了半个亿美刀取得了183米的“壮举”后,苏联人的忧郁症立马好了。

上个世纪地球上最牛的两个汉子相继折戟,没想到却在数十年后给了麻省理工灵感。它要坚持挖洞这项前有古人,后或许没有来者的有前途的事业。

那么麻省理工是不是也脑子抽了呢?

当然不是。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当今世界各国被能源折腾得都快精神分裂了。永动机发明了上百年,都没有任何动静,太阳能倒是一直在用,但这玩意确实收集起来不太容易。天上不行,就从地下想办法,于是他们想到了脚下的地球不是有个火热的心脏吗?

那可是堪比永动机的能量啊!只要开发其中的0.1%,就可以满足整个世界2000多万年的能源需求。

说干就干,作为地表最强的理工学院,麻省理工麻溜的搞了一家初创公司MIT,启动资金600万美元。近期目标是先挖出个12英里的洞。


600万美元就想搞12英里?这不是在打苏联和美国政府的脸吗?

要知道当年的5700万美元,可不是现在已经超发到天际的美元。那时候可以换回实打实黄金的时代啊!

不过,麻省理工自然不是我们的清华北大,除了房地产和金融啥正事都不干,当然设计眯眯眼时装也不是人家的研究范围,人家确实是干大事的学院。两个历史事实都没有把麻省理工劝退,显然有人家的底气。


原来他们掌握了新的打洞技术:混合式声控状态技术,这是由大名鼎鼎的等离子体科学与融合中心发明的最先进挖洞科技,一般人都不可能被告诉的先进科技。

MIT的目标就是将这一技术实用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马内,顺便革一下煤炭石油天然气,氢能生物太阳能的命。

说起来这个技术确实很科幻,使用回旋管产生毫米级的电磁波,在核反应堆中对等离子体进行过热,形成能量束指向地面,用能量束给地球打洞。这尼玛妥妥的外星科技啊?


革命性的技术从来都是遵循厚积薄发的道路,挖洞技术一直是麻省理工孜孜研究的方向。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能源源源不断地供应。而且还是那种清洁到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能源。

试想一下,今后我们使用的电能全部来自于地热能,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当然,麻省理工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将那些牢牢抱住传统石油天然气的国家,统统打落神坛。这才是美国最根本的目标!


为何人家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还不是因为人家屁股底下有矿?小小的一个卡塔尔,办一个世界杯竟然耗资2200亿美元。就是美国人也大呼败家子的存在。可人家土豪愣是眼都不眨一下,还不是因为人家家里有矿。

有人说美国不也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量大国吗?其实不然,美国的页岩油开发技术其实也是今年才获得突破。不然,当年美国为何要费劲巴拉千里迢迢跑到中东地区搞事呢?

还不就是惦记中东土豪家里的石油和天然气?


要知道,和中东土豪不一样,美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自己虽然出产大量的石油,但是消费量更是惊人。所以开发新的能源占据能源制高点,绝对是当务之急。

以世界造车新势力特斯拉为例,柏林特斯拉工厂开工了,开始交车了,巨大的电动车销量,欧洲车企巨头必然被逼着全力的专供电动车,更夸张的更是欧洲体育从2035年开始全面的禁止汽油车和柴油车的销售,还有更多的各种越来越严格的排放环保标准都在加速这一趋势。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发电技术没有得到革命性的发展,那么未来欧洲几乎要注定被绑在俄罗斯的战车上。这绝对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而一旦开发出这个新技术,那么美国将会再次扼住世界各国的咽喉。


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如此,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然而就目前来看,除了核技术外,还没有能够彻底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如果我们也能在地热利用方面有重大技术突破,那么必然改变当前能源受制于国际社会的窘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麻省理工   尼玛   苏联   地球   土豪   欧洲   外星   美国人   美国   能源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