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中药:韭菜子

南齐周颙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韭”自然就是韭菜了。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蔬菜,为常年绿叶菜。韭菜热量低,是维生素A的上等来源,一直有“菜中之荤”的美称。另外,韭菜中富含蛋白质、钙、铁、锌等多种成分,营养十分丰富,有“百菜之王”“洗肠草”之称。

韭菜子,顾名思义就是韭菜的种子。韭菜子是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而得。全国各地皆可产韭菜子,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产量较大。

本品的异名有韭子、韭菜仁。韭菜子之名见《滇南本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晒干,搓出种子,去净果皮及杂质。成熟种子呈扁卵形或半卵形,长2 4mm,宽1.5 3mm,表面呈黑色,一面突起,粗糙,有细密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显。顶端钝,基部略尖,可见一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以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中医


中药韭菜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以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洗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气特异,味微辛。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本品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功效。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主梦泄精、溺白。”

《滇南本草》:“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

《本草纲目》:“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

《本草纲目》:“韭乃肝之菜,肾主闭藏,肝主硫泄。《素问》曰,足厥阴病则遗尿,思想无穷,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男随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韭子主治遗精漏泄,小便频数,女人带下者,能入厥阴,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命门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本经逢原》:“韭子,惟肾气过劳,不能收摄者为宜,若阴虚火旺及亢阳不交、独阴失合误用,是抱薪救焚矣。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温散结,子则啬精,而壮火炽盛,则为戈戟。今人以韭子熏龋齿出虫,然能伤骨坏齿,不可不知。”

现代药理

本品主含生物碱、皂苷、硫化物、苷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等。

本品有健胃、杀灭肠道内细菌、清理肠道等作用。韭菜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韭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韭菜子   本草纲目   本草   卵形   命门   韭菜   饱满   果实   晒干   中药   种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