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定义者谈DAO的定义者Dan Larimer(BM)与元宇宙治理

近日,王启亨先生作为Web3.0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与践行者,应云简科技CEO俞洋先生之邀出席《简曰》直播间,与大家一起探讨“元宇宙”话题。期间,王启亨先生所谈及的内容涉及Web3.0和元宇宙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以及One World One Web的实现。除此之外,还分析了Tim Berners- Lee和Gavin Wood对Web3.0定义的补充以及马斯克的Web3观点,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Web3与元宇宙。


因直播访谈内容较长,本公众号将分8期给大家呈现访谈内容,本篇为第5期,让大家真正走进Web3与元宇宙



主持人:上半场我们讨论了公共元宇宙、Web3、DAO等基础概念,不断刷新我对元宇宙的认知!那下半场,我们讨论一些更加具体事物。我们公司的业务是为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提供业务财务一体化的SaaS软件,从而帮助企业做好管理,从更优化的管理中获得价值。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我前段时间读了《公司制的黄昏》,作者龚炎教授的书也引发了这方面的思考:公司作为工商业文明的产物(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即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已经存在好几百年了),那在元宇宙中,是否依然会以公司的组织形态存在?比如现实世界中的公司,去元宇宙中注册一个“元宇宙分公司”,或者创业者直接在元宇宙中“注册公司”?还是元宇宙中,每个人,都不需要成立公司,大家可以基于丰富的数据和信息,自发地协同工作?





王启亨:上半场我们主要讲述了Web3.0的前世今生,我最早在2003年开始了Web3.0的定义。下半场我们就要讲到DAO的前世今生了,DAO最早的(2013年)定义者叫Daniel Larimer(币圈人称BM),他是EOS的联合创始人,也是BitShare,Steem和Voice的联合创始人。BM也是世间少有的与中本聪直接进行过争辩的币圈领袖级人物。恰好我们两个作为Web3.0和DAO的定义者都在顾问MetaLife星际社交网络这个项目。


Web3的大热让DAO这个新的组织形态走到了台前。DAO的出现同时代表了机器与人、平台与产品、大众与核心这三组关系的转变。通过智能合约,DAO有一套自己的运行逻辑与自动执行的能力。去中心化的变革是最引人瞩目的。但并不是说DAO一出来就各方面都好。好比蒸汽机发明,刚开始的蒸汽机车比马车要慢,刚开始的规定是蒸汽机车可以上路,但前面必须有马车或者骑马的人来领路。


你会看到新兴事物出现时,它往往有很多的弊端,但哪怕它只有一个维度是强的,也能让所有的维度都成长起来,那么我们看到现在的蒸汽汽车已经变成了小汽车,甚至变成了特斯拉,街道也不再有马匹了,不再有马车了,那么DAO也是这么一个形态。


公司制,这种中心化的机制,它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公司之后,让人类商业的发展日渐成熟。发展到了今天,你看企业的规模是巨大的。公司制有它的成功,当然了,推荐的这本书叫《公司制的黄昏》,那也就是说,当中心化的东西走到一定节点,必然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对去中心化的向往,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人类对自由与民主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追寻平等和民主减少了种族、性别、阶级带来的束缚。以公司为代表的现代组织经常被视为剥削者,而当越来越多的利润日益集中于越来越少的大公司时,一场企业组织形态的革命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BM在2013年率先定义了DAC,并作为先驱创建了多个项目进行尝试。BM在对人解释Bitshares的机制时,将之类比为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


BitShare,Steem和Voice这些知名项目在BM自己看来都不算是很成功的,但他沉淀了足够的一手经验和教训。他跟我说这些项目最后都出现了治理不善的情况,所以此后他特别注重DAO的治理。


其后,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借用并微调了这个词汇,开始在以太坊基金会博客中使用DAO这个概念,并认为DAC是DAO的一个子集,DAC以盈利为目的,而DAO不限于此。除此之外,Vitalik和BM的理解基本是在一个方向上的,而Vitalik在更抽象的层面定义了DAO。


无独有偶,BM和Vitalik都认为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是最重要的区块链应用。BM离开EOS之后,准备着手做一个去中心化社交网络项目叫ClarionOS,支持点到点通讯,每个设备里存有用户自己的微链,整个内容的审核不是用中心化的机制完成的,它是用DAO来完成的,用DAO来治理。


但当BM跟MetaLife团队相遇的时候,他突然发现,MetaLife已经在早两年的时间几乎把ClarionOS的基础都已经做了。当ClarionOS还只是BM脑海中的一个构想、还没有太多细节的时候,MetaLife就已经把点到点的通讯,跨平台低能耗蓝牙虫洞协议、甚至离线支付等他认为不太可能实现的功能全部都实现了。于是BM果断叫停了ClarionOS项目,并以顾问的身份加入到MetaLife团队。


至此,Web3和DAO的两位早期定义者都成为了MetaLife团队的顾问。BM在去中心化社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非常非常宝贵的,可以说在我们整个人类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么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BM成为MetaLife顾问后,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在分形地DAO治理Fractally的研究中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MetaLife之所以被称作星际社交网络,是因为其点到点通讯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那问题也来了,如果用户生成了对其他用户或者公序良俗有冒犯的内容该怎么办?这是所有的社交网络都会遇到的挑战。



马斯克收购Twitter也是因为他自己对Twitter的内容审核机制不满意,所以要把他的个人意志施加于Twitter的算法并将其开源。但作为Web2是有国家主权的媒体,这个中心化的算法根本不可能适应很多国家的国情。


所以,对整个人类来说,Twitter始终也只能服务于不到六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中国则将Facebook和Twitter的中心化服务器IP地址纳入了防火墙黑名单。而微信不透明的中心化审核机制也被业界所诟病,即便没有国家屏蔽微信,微信自己也难以进入到其他很多国家。


在世界变得越发撕裂、第三次世界大战与核冬天的危机迫在眉睫之际,一个无国界、超越主权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是这个世界迫切需要的工具,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MetaLife的初衷,同时MetaLife也是每个人进入Metaverse的入口。在这个Web3开放的元宇宙里,内容审核与治理该如何去做?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一个挑战。


所幸的是BM在DAO治理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现在致力的Fractally 分形DAO,就是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治理的一个基础架构。中心化的审核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但DAO的治理是自下而上的。从下到上,六个人一组,形成DAO去投票进入上一层,它其实是一层一层地用人们达成共识的方法避免乌合之众的事情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人们对社会和DAO的贡献也是这样,20%的人贡献了80%的价值。因此,BM用斐波那契数列去计算六个人每个人的贡献值,让这20%的贡献者获得80%的代表贡献值的Respect,在MetaLife里是MetaLife Token(MLT)。


DAO组织一层一层往上走,你会看到往上走时它的形态和前面是很接近的,我们称其为分形理论。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它表征分形在通常的几何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即标度无关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海岸线,每个海岸线都不一样,当你去用高空的摄像器材去设拍摄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你离他多远,从我们角度有多大,其实每一段海岸线都有它非常相似的地方,就像DAO在组成的结构,六个人组成DAO,他们选出了人,加入到另外六个人的组织里面,它每一层都很相近,最终DAO就是很多很多DAO的集合,DAO of DAOs,每一层的DAO都可以解决某一行业领域或地域的内容审核问题。MetaLife正在采用这个分形DAO理论并做调整来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将会是一个伟大的全球性的社会实验。


数月前,Facebook的吹哨人曾说,Facebook的算法是故意引起种族或民族仇恨与争端,让用户在Facebook上面停留更长时间。马斯克收购推特,他表示要把算法开源,支持言论自由,但马斯克仍旧是以中心化的机制去做的,无法彻底解决Web2的问题。


事实上,去中心化机制和中心化机制是彻底不一样的。推特再自由,但被很多国家用防火墙禁止了,因为推特带有美国的主权意识。所以,无论马斯克表示如何支持言论自由,但他支持的是乌克兰而不是支持俄罗斯,因为他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因此,可想而知,推特这个中心化的媒体永远不会是全球的,因为有主权、有公司在背后的社交网络永远不会是全球的。Twitter、Facebook不是,微信、微博更不是。可见,迄今为止,我们的世界并没有一个全球化的社交网络。


我们总在谈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像三体的世界一样,他们都是相连的,必须是去中心化的,无主权的。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同时它不只代表任何单一公司的利益,整个平台所有的内容审核都应该是DAO来完成的,我们会看到为什么分形DAO如此的重要。六个人可以是在中国,六个人可以是在美国,六个人在欧洲,其实他们每个DAO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我们把它叫做地缘渐变GeoProgressive,我们知道地缘政治叫GeoPolitics,地缘政治导致了我们不能相信相同的中心化社交媒体。


比如说,俄罗斯vs乌克兰,以色列vs巴勒斯坦,印度vs巴基斯坦,每当边境冲突紧张的时候,各国的人民大都是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这无可厚非也毫无疑问,也谈不上正义与否的问题。但是,作为全球化的媒体,如果你的审核是靠一个公司的,那么到底是应该删帖支持印度的还是支持巴基斯坦的、删除支持俄罗斯的还是支持乌克兰的?


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上,不再是由中心化的机构来审查,而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一个地域渐进的DAO来负责审核审查的。每个国家里面都有很多的Pub社交派吧,也有很多的DAO来负责,结合的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文明,甚至当地的政府在里面都有席位,NGO也有席位,我们会看到这个分形的DAO最终形成了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体系,而且它也将是元宇宙的治理方式。


Facebook和Twitter都进不到中国,基于它们的元宇宙能进入到中国吗?当然进不来!同样,腾讯和百度的元宇宙,比如“希壤”大多老外也不会用。Web2元宇宙都是封闭的DAO,注重隐私的人根本不敢用,即便你以后做得特别好,语言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但他们仍然不敢用,因为他的所有的隐私都会在你的中心化的服务器里。元宇宙中,每个人个体的隐私和体征数据更为庞大的关键,隐私的泄露是致命的。


所以,元宇宙的构建必须是基于Web3保护隐私的,Web2元宇宙走不远,Web2可能开始会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但仅此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Web3里面不仅能提供好的用户体验,关键是它把数据和价值都给回用户。比如在MetaLife里,你是自己数据的主人,而且你的数据和行为都会产生价值,为你赢得MLT的奖励。


当全球不同国家的人都进入到元宇宙里,那里面的罪犯、贩毒、恐怖主义这些东西怎么去治理?治理模式就像我们刚才所说,必须用分形去治理。它已经不能再用中心化的一个组织或一个主权去治理了,它必须用遍布到世界上,随着地缘发生变化的DAO组织来进行治理。参与治理的人根据贡献也是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元宇宙的治理,根本性就在DAO而且里面通证经济是贯彻始终的。在我看来,未来DAO组织里面的形态,是去中心化的,自制的公司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宇宙   共同体   社交   定义   机制   人类   组织   内容   中心   网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