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系统氮污染的减缓策略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研究组研究员吝涛团队与武汉大学副研究员胡元超团队合作,在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上,发表了题为Reducing food-system nitrogen input and emission through circular agriculture in montane and coastal regions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开发出将氮流动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相结合的区域食品源氮足迹计算模型,并将模型用于模拟福建省食品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氮输入、排放和循环。该研究所选研究区域处于正在进行城市扩张和耕地收缩的山地和沿海地区,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地区且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物生产。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内不同的氮减排战略,从而为类似地区减污降氮策略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结果显示,循环食品系统策略能减少福建省环境氮排放(39.5%),减少食品损失和浪费(FLW)策略(17.9%),而城乡居民均衡饮食则会增加15.5%的氮排放。因此,将居民的食品消费、牲畜养殖、水产养殖和作物种植有效整合在同一系统内,可以实现较低的氮排放。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的支持。

三种减缓策略情景下福建省食品系统环境排放结果对比

来源: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weibo@cashq.ac.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中国科学院   策略   食品   福建省   系统   城市环境   作物   进展   模型   研究所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