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公交去旅行:在泉州的慢生活

#旅游带给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前言


坐公交本身是一件很烂漫的事情,跟一座城市慢悠悠地打招呼,穿越熙攘的车流,透过窗户看周边的人群,观察这个世界。以下是娟小姐花了三天时间,从厦门出发,乘坐了286站公交,在泉州崇武古城和泉州城区的出游手账,看到后便迫不及待申请了授权,想要和更多人分享。为娟小姐疯狂打call,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我已瞄准了惠安女的造型,已在找时间准备去体验了。




旅途故事

公交出游是一件有趣的事,未知的未来充满着惊喜与或是惊吓,懊恼或是庆幸,遗憾或是满足,但至少在旅行结束时收获了一路的风景,获得了片刻的快乐与自由,在人之性本善恶的辩论中更加确信人是充满善意的。记忆碎片中有那么几件事,加深年轮的脉搏,或许在以后的时间长河里会被淡化直至忘却,但当下是回忆那三天里能道出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在等待738路公交车前往泉州的时候,APP与实际发车时间的不一致让我开始往反方向散步,走出百米开外后看见公交车迎面开来,于是开始百米冲刺,司机师傅察觉到我的狂奔也开始放慢速度,好在最后气喘吁吁但有惊无险的赶上了公交,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有趣,令人不禁发笑。

第二个故事

公交到崇武之后在街上步行,被一位骑着电动车载着小朋友的大姐用本地方言叫住问路,什么也听不懂的尴尬气氛下只能怯怯的说了一句:我不知道耶。心中不免觉得疑惑,是背着的背包不够大不能显示出我的游客身份吗?

第三个故事

在崇武古城的旧车站等公交前往西湖公园的时候,有一位身着惠女服饰,头披花巾的老奶奶问我公交车怎么还不来,本地方言夹杂的普通话让我勉强能够听懂,原来她跟我坐的是同一班车,跟年纪大的人沟通会不自觉放大声音,交流中也真真切切感受到她们的淳朴。

第四个故事

发生在石井客运站的公交站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了一家三口。观察到小朋友应该是个听障患者,身上戴着助听器,上公交的时候妈妈出示了一个小本本,他们带着小朋友准备前往厦门看病。或许是出门就容易产生摩擦,妈妈在站台很大声的指责爸爸,用我听不懂的方言,余光中瞥见小朋友手足无措的站在他们两人中间,上了公交后妈妈还是很生气的坐在了单人的座位,我坐在公交车后部分双人座的第一排,爸爸和小朋友刚好坐在我后面,一路上小朋友偶尔会惊奇于外面的景色,而我在想助听器最大的好处在于父母争吵时可以让世界暂时安静下来吧。

第五个故事

返程到厦门等待换乘最后一班公交车的时候,有一位估摸着五六十岁的阿姨向我问路。通过高德地图我告诉了她该乘坐的公交,但她的方位感让她觉得我不可信,而后求助另一位年纪略大、更有可信度的大叔,但大叔直接告诉了她不知道。站台只有三个人的缘故,她只好返回来重新询问我,耐心地给她解答完后恍然大悟,原来公交车的路线会绕弯,以至于让她的方位感产生了误差。不善言辞的我在她的带动下唠了几句家常,更多的是她说我听,我答,在得知我不是当地人后阿姨很谨慎地拉上了口罩,防疫这点很值得肯定,后面得到了阿姨发的好人卡,上公交的时候想帮我付公交车费,被我以抢先上车刷码的形式的婉拒了。

碎碎念

在用我贫瘠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就好像又回到了当下的场景。生活是琐碎而又无聊的,去到别人长久生活的地方,闯入别人的生活,不经意间与陌生人有了连接,平凡生活构造出了这些深刻的片段,每一段经历都是我的记忆。行走的每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隐形的足迹,别人看不见,但在我的脑子里却是深深的。


整个旅途中,我最喜欢的是芥子书屋与西湖公园的部分。在芥子书屋写明信片的时候,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变成了背景布,只能听见自己脑子中的声音和笔尖摩擦明信片的声音,就好像世界只剩下了自我。夜游西湖公园时,观察人群成了我的乐趣,在广场舞中心摆弄着白色裙摆自娱自乐跳着舞的小女孩,踩着闪光风火轮滑来滑去的小朋友们,抽着烟的男人们和牵着小孩的女人们,这里变成了净化器,抽走白日的疲惫燥热,只剩下快乐,这个时候他们的快乐仿佛也被收获我的囊中了。

拍摄于崇武古城,攀云梯伸手可摘月

娟小姐 / 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泉州   公交   西湖   芥子   厦门   站台   方言   公交车   小朋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