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圆明 - 陈年美酿今再品 云影湖光动心弦

窗外大雪纷飞,已是寒冬时节,然而当我翻阅相册,飞过岁月,思绪仍然久久停留在春夏之交的圆明园。

刘强|摄

圆明园曾是清帝避暑之地,又称“夏宫”,然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和友人走进圆明园——这一风景上佳又富有人文韵味的遗址公园,只见游客熙攘,不时传来谈笑声。这里不再是为一人一族而建立的权力象征,而是供人们游览散心、感悟历史的场所。

梁平|摄

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毫无疑问烙印着历史的伤痛,残垣断壁犹在,当太阳升起,曾经的血泪一寸寸地显现在现代的阳光下。但它与“复仇”二字是不相关的,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掀起新的风雨,而是为了更好、更稳地迈向和平而美好的新生活。

全忠新丨摄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大水法、观水法遗址,“水法”即人工喷泉。作为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其中的石屏风雕刻着西洋的甲胄、刀剑图案,虽然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窥见当时气势恢宏的场面,但那古朴而典雅的纹路、中西交融的风格,仍然能给予观者极好的审美体验。

陈冲|摄

同样参照欧式风格的,是万花阵。它既是一座迷宫,又是一座花园,周围都是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只有沿着正确的路径,才能进入最中央的白色凉亭休息。站在万花阵外,只觉得距离不远,可是真正走入其中,才发现看似有规律的路径实际错杂难解,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死胡同”。我和友人分头行动,想看看谁能先进入凉亭,未料到二人都“折戟沉沙”,倒是一群十分可爱的小学生们绕来绕去、片刻不停,成功进入了凉亭,彼时我和友人在“死胡同”里遥遥相望,不由得相视一笑。

陈冲|摄

我和友人在凉亭稍事休息后,又慢悠悠地走出。园内绿植甚多,正值万物生发的时节,一眼望去,绿意葱茏,古色古香的屋檐廊门掩在其中,若隐若现,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更添几分朦胧之美。我和友人不时停步驻足,“咔嚓”一声,将这份美景定格在自己的相机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福海。

此时天色澄明、白云悠悠,天光云影共徘徊,美不胜收。柳叶翩翩,落入湖中,还有不少垂至湖面的柳枝,与零散的荷叶彼此映衬,奏响一曲生命之歌。阳光透过枝叶间,打在石头上,绰约斑驳,这样的美景,竟令人一时分不清自己是否身在画中。我和友人索性租了船,飘荡湖上,泛若不系之舟。同船的,有和乐融融的一家三口,有精神矍铄的老人,也有年轻的小伙、姑娘。在人声中,我的目光由近及远地掠过翠如碧玉的湖面,看湖面一圈圈地荡出涟漪,好像时光的流速也随之变慢。

Linda|摄

彼时真是一个好天气啊!我和友人在清新的空气中享受难得的假期。我并非第一次来圆明园,在我看来,它如一壶陈年美酿,须得常来,才能品出其中的曼妙滋味;它如一位遮面美人,须得靠近,才能窥见其中的国色天姿。我不常来圆明园,但每次来到,都会有更多的欣悦之情涌上心头。在我看来,圆明园有抱朴之风,天然、纯粹,如出水芙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与圆明园的关系,那么大约是——“乍见之欢、久处不厌”吧!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ymyxck_gw@163.com(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请所有投稿者“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谢绝一稿多投,稿件如被选用我们将会以邮件形式告知。)

[作者]

唐书惟

[编辑]

王晓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澄明   福海   云影   圆明园   西洋   湖光   凉亭   死胡同   心弦   湖面   遗址   友人   稿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