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话养生 御寒饮食这些方面需注意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7日将迎来立冬节气,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我国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弱,天气也将变得越来越冷,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那么,立冬时节养生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

俗话说“百病从寒气,寒从脚下生”。医务人员提醒,立冬后气温会大幅下降,更应注重保暖,随着室内外温度调整衣物。此外,入冬后要保障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刘寨华:入冬后气温将会大幅下降,所以我们要注意顾护我们自身的阳气,天冷的时候出门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做好防护,老年人还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那么冬季寒冷、血管收缩,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说更应该注意到这个保暖防护。冬季昼短夜长,晚上要早睡不熬夜,早晨可以睡会懒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我们身体阳气调养。冬季午后可以晒晒太阳,这样既能够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也能够疏通经络,调护阳气。

冬季进补 适宜有度

俗话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很多人认为冬天是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俗称“补冬”。对此专家提醒,进补不能盲目,更应把握好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刘寨华:食补在冬季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盲目地进补,应该根据我们个体差异的不同,还有地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食物。我们知道羊肉是性温的,冬天食用可以补虚抗寒,但是有身体内热的人还有脾胃虚弱的人是不宜过食的,那么从地域上来讲我们北方气候寒冷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南方气候相对的温和,可以吃鸡鸭鱼类,它们属于甘温之品。中医讲冬季养生要注意肾脏养护,所以在饮食上可以吃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说黑豆、黑芝麻、木耳、桑葚等黑色之品入肾经,可以增强肾气。那么对于亚健康的患者,还有慢性病的患者,食补之外可以选择药补,找专门的医生根据他们自身的体质来开具膏方调和阴阳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运动宜轻缓忌剧烈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冬季运动也要有原则,就是别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太多,引起感冒。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刘寨华:冬季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适度运动可以增强我们人体的抵抗力,那冬季运动尽量在阳光出来之后进行,运动以轻缓的太极拳、八段锦 、散步、慢跑为宜,避免剧烈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度,运动之后要及时地穿上衣服避免着凉感冒,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运动应该选择日光充足的白天 ,避免早晚、避免寒冷刺激而诱发疾病发作。(央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立冬   阳气   节气   基础理论   保暖   中国   俗话说   时节   科学院   冬季   中医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