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专家:创新驱动+融入全球产业链

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复星医药供图

(第五届进博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专家:创新驱动+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 (记者 陈静)7日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上,生物医药创新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记者7日了解到,中国医药创新领域过去的十年,中国新药研发由“仿”到“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聚焦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创新主体的能力在迅速升级,中国新药研发和上市的速度也在加快,创新药变得更加可及、可以负担。

据悉,在第五届进博会的平行配套活动——以“聚创新突破筑健康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上,来自政府、产业、临床和科研机构和投资界代表,来自国内外专家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智慧,共同探讨如何以国际合作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共同应对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指出,医学创新要坚持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他希望积极用好进博会平台,将创新、前沿、适宜的产品和技术“引进来”;同时,也希望民族品牌企业努力“走出去”,以全球视野持续谋划和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据了解,随着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支持,中国制药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一股新力量、新动能。“国际合作是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助推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合作,对促进健康领域交流合作及医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有重要意义。”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要想取得长久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必须以创新作为驱动因素,与国际接轨,不断引入新技术,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对此,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陈启宇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中国的医药市场虽然目前已排名全球第二,但是在创新药领域,中国占比还比较小。过去的两年,本土创新正在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这位业界人士直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仅靠中国市场不够,必须要考虑研发布局全球化。“中国市场已经是生物医药企业优质创业地和创新孵化地、但是不应该是我们的终点。应该积极去寻求全球合作伙伴,融入全球合作的体系。”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对记者说,中国的医药创新现在已经进入到2.0阶段:从过去没有创新到有创新,但是更多停留在me too的阶段,如今,中国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我们更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药创新,也就是说要关注的是解决临床的疾病,而不是更正已上市的药品。”他指出,“从订正药到订正病,真正做到first-in-class,我们面临的路很长。”宋瑞霖希望发挥制度优势,让央企、国资成为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当下,生物医药已经成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作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上海培育出具有创新实力强、研发机构集中、新药创制成果丰富的产业集群。傅大煦指出,经过多年的扶持,上海在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吸引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态创新环境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百华协会主席、冠科美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余国良认为,应该在关注怎样把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技术能够引入中国的同时,又帮助本土创新项目推到国际舞台。傅大煦说:“进博会是良好契机,通过邀请国际领先的医药企业、创新团队来交流合作,将加速创新产品在上海落地,促进中国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得到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国   医药产业   生物   全球   上海市   新药   产业链   上海   可持续发展   生物医药   专家   健康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